短信征集地震善款等方式不可信 律师:可能担刑责

胡玉菡 王翊乔

2017年08月10日08:23  来源:检察日报
 
原标题:短信征集地震善款等方式不可信 律师:可能担刑责

  借地震造谣诈骗者可能担刑责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灾情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不法分子借机发布地震相关谣言,地震巨灾保险的探索等相关热点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专家建议,各大网站与媒体应及时对虚假信息作出合理回应,国家财政资金应支持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实。

  短信征集善款等方式不可信诈骗者可能担刑责

  8日晚间,有不法分子以“地震局救援中心”为名发布短信,让大家将赈灾善款捐至某银行账户,并谎称“将会双倍返还爱心救助金”。8月9日上午,中国移动发布微博提醒手机用户,收到此类信息切勿轻信,不信谣、不传谣。如有陌生人要求汇款时更要提高警惕,一定要仔细甄别,防止上当受骗。

  “在我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成立诈骗罪。”福建泉中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泽强表示,若不法分子以家属或医院名义虚构事实,致使受骗者产生错误认识后,根据不法分子提供的途径进行捐款捐物,而最终款物由不法分子取得的话,不法分子的行为就涉嫌诈骗罪,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地震云”可预测地震的说法在大肆传播,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辟谣称,云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同时,提醒网友们要注意甄别信息,遇到谣言时不信谣、不传谣,也不要去求证遇到的谣言,以免继续扩散。

  “散布地震谣言,易使公众产生恐慌情绪,不利于社会安定。”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情树表示,这样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作为社交平台的运营者,各大门户网站有责任把控和监督各自平台信息发布,一旦发现热点事件的虚假信息,应及时作出合理回应,或限制虚假信息发布者的发言权,避免虚假信息危害不断升级。传统媒体要利用自己在受众心中树立的权威性,对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虚假信息进行披露,引导群众自觉进行抵制。”吴情树认为,面对虚假消息,各大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的责任应当凸显。

  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有待推进需要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2016年5月11日,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45家财产保险公司根据“自愿参与、风险共担”的原则,发起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标志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巨灾保险制度对于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任自力说,地震带来的巨大冲击造成的损失,不只是人员伤亡方面,还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据了解,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迅速打开,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理赔专线、简化理赔手续。

  “与人们相对薄弱的保险意识相比,保险产品的种类、性价比等还需要逐步提高。”任自力谈到,包括地震救灾保险在内的自然灾害救灾保险制度在国内刚刚开始推行,处于试点阶段。

  “地震巨灾保险的赔付比例依然较低。”任自力提出了核心问题,赔付比例低主要是因为投保率较低,比如许多企业的财产险里也没有包含巨灾保险,缺乏自然灾害保险意识。

  谈到如何提高赔付比例,任自力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对国土辽阔的中国来讲,“巨灾”不仅仅只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记者查阅民政局统计数据发现,截至7月24日,今年我国因各种自然灾害,共有8330万人次受灾,402人遇难,同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如果单纯依靠商业保险来实现巨灾保险制度,可能很难成功。”任自力表示,从世界视角来看,巨灾保险制度运行较有成效的国家,大多数都有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国家要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来支持,才能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胡玉菡 王翊乔

(责编:张梦真(实习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