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报"问题大米":白色颗粒物系不慎混入 非人为掺假

陈静

2017年05月18日0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云南通报"问题大米":白色颗粒物系不慎混入 非人为掺假

  17日晚,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日前被举报的问题大米调查情况:在大米中发现的白色可疑颗粒物为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原材料,系稻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慎混入,可排除人为故意掺杂掺假。

  通报称,2017年5月12日16时,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电话举报,举报人称在彩虹桥利民粮油店购买的大米中混杂有疑似塑料颗粒物,要求依法进行处理。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并依法扣押该店库存的13袋涉嫌问题大米(含举报人发现问题退回的9袋)。

  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即成立专案调查组对该事件立案调查,将涉嫌问题大米进行抽样送检。同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市场开展全面排查。

  经调查,涉嫌问题大米由红塔区利民粮油店于2017年4月20日从昆明市官渡区某精米加工店购进,包装标识为“稻花香”(二级),共计40袋(25千克∕袋),已零售27袋。在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的13袋大米中,有11袋生产日期为“17年04月07日”,2袋生产日期为“17年04月15日”。

  5月15日,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扣押的13袋涉嫌问题大米逐袋开封检查,经查,生产日期标识为“17年04月07日”的11袋(共计275千克)大米中,发现白色可疑颗粒物共计18.20克;生产日期标识为“17年04月15日”的2袋大米中,未发现白色可疑颗粒物。

  经鉴定,该白色可疑颗粒物为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原材料(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根据目前调查情况,该事件中发现的白色可疑颗粒物系稻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慎混入,可排除人为故意掺杂掺假。

  经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排查,截至2017年5月17日18时,在红塔区辖区内未再发现该类涉嫌问题大米,也未再接到相关投诉举报。下一步,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依法对该案进行处理。(陈静)

(责编:曾伟、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