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条哥伦比亚河和一条威拉米特河,分隔了位于华盛顿州的温哥华和位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两座隔河相望的城池,既远且近,似断又连。
陈永雄在连接两条大河的桥上来回穿梭了三十多年,两河的妖娆风姿、水色山光,像是看不尽的画卷在他车旁展开,多少个晨昏暮晓中,偶尔他也会错愕的以为置身于故乡的珠江上。悠悠白云,广州在天那头。“梦里不知身是客”。三十多年的时光已将陈永雄悄然融进了这一片天地,而他那一份绘画之梦,依然坚守如初,痴心不改,让他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架起了一座如虹彩桥。他驰骋于这一“桥”上,专注而陶醉,艰难而愉悦,风光无限。
此刻,陈永雄正微倾着身子,专注的在画板前指点着学生画画。他清隽的脸上勾勒出硬朗的线条,目光是内敛的,嘴角带着宽厚的笑意,让人感觉到他的坦然、达观和和蔼,唯有微微上扬的长发略显出画家的那种范儿。
二
陈永雄生在绘画之家,从小受到他父亲的熏陶,影响至深。他的父亲时任职于广州市美工室,这是一所当时广州最主要的美术机构,专为全市绘制大型的宣传画和电影海报,担负着重要的绘制任务。陈永雄在耳濡目染中,感知绘画,开启艺术爱好和潜质,小时是在画画的涂抹中度过的。稍长时,就常随他的父亲去大型画的绘制现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搭手帮忙画画。凭着一张小小草图按比例放大作画,并不那么简单,在巨幅的画布上既要气势磅礴又要丝丝入扣,着实是要有一点“功夫”的,比例、构图和色彩等等都来不得丝毫的马虎。这一经历让陈永雄获益匪浅,画艺初进,尤其是他父亲那种勤勉、认真、忠实的作画态度在他小小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他日后在绘画艺术道路上跋涉的一种鞭策。
此后,生活的轨迹似乎是沿着绘画的方向延展的。尽管高中毕业后,恰因“生逢其时”,赶上了“上山下乡”年代的“末班车”,从广州来到了离家不远的番禺插队务农,但陈永雄仍然带上他的画笔,裹进了下乡的背囊里。彼时的番禺还是江环水绕、良田万顷的“广阔天地”,他边务农边画画,他的爱好也有了用武之地,写黑板报、画宣传画,在接受“再教育”中展示才华。纯朴的自然风光和乡村景观,为写生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农居、古巷、石桥、港汊、渔帆,异彩纷呈的景物通过他的截取,一一汇聚到他的笔下,成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自然的乡土是绘画艺术的源头活水,他就像一只兴奋的小鹿,跳跃其间,沉迷于此,采撷丰富的艺术之果,又以写实的手法,将他所见的世界融入技法,意趣盎然的加以展现。执着的追寻使画艺得以锤炼,插队的生活也由此增添了欢快的色彩。
没出两年,他又赶上了恢复高考的“首班车”,他的目标自然聚焦在绘画的专业上。凭着多年积累的技艺,他考上了广州文化局主办的文化艺术学校。在两年学制中,系统的学习了西方绘画的理论与技法,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钢笔画、素描以及雕塑等,凡此种种无不涉猎,陈永雄倘佯在绘画艺术的殿堂之中,神清气爽,其乐融融,如饥似渴的从中汲取艺术养分。玉经雕琢方成器,陈永雄多年的绘画实践,经过科班“打磨”和理论强化,绘画技艺大为长进。在众多的画派和名家中,他尊崇莫奈的印象派画风,也崇尚塞尚、梵高和约翰·辛格·萨金特,他浸淫其中,如痴如醉,以独特的绘画天赋,萃取所长,体悟精髓,由之他的所绘,包括风景画、静物画和人物画,在笔法、色彩和构图上自是下笔有致,别开生面,有了自己清新脱俗,自出机杼的画风。
毕业后,陈永雄经分配去了西豪电影院做美工,这在当时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这家设在西堤二马路上的电影院是那时广州唯一的一家立体影院,所在的这条街也是远近闻名的食街,每天影院和食街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可是渐渐地,他觉得西堤二马路上的天空还是过于狭窄,他仰望的莫奈和约翰·辛格·萨金特的画和滋养大师的那一片厚土都远在西方,他期冀自己的画笔能够插上翅膀追寻大师的画影,挥洒到更宽阔的空间中去。
半年之后,在波特兰做贸易的叔叔一纸留学邀请把陈永雄召到了这座俄勒冈最大的城市。陈永雄来到了心所向往的理想之境。然而,当他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却是一片茫然和无奈,除了怀里揣着绘画的梦想别无其它,好在陈永雄还年轻又有些生活的历练,一切可待从头开始。
三
初来乍到,陈永雄先去读了两年的了语言学校。结业后,按老侨民的惯例去了一家餐馆打工。多少年来,世代侨民沿袭着自食其力、勤俭为本的传统理念。陈永雄自是一脉相承,循先辈的足迹而行。
打工,积累,然后开一爿餐馆,这是许多海外侨民的生存模式。不少怀揣梦想的人在现实面前迫于无奈而就范。陈永雄也曾在徘徊中苦闷、犹豫过,但他却不甘于此,难以割舍的仍是心中的绘画之梦,那一支画笔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欲罢不能。他决计要坚守下去,于是有了一边工作一边画画的两全之策。每天当厨房里外的诸事收拾停当,他便挽上衣袖操起画笔调开颜色展纸作画。餐厅的四壁空墙,让他生出画上几幅画作为补壁的意兴。他是按现场大小的尺寸和合适的题材来量身定作的,几幅油画挂上之后令餐厅顿生光彩。这一靓丽的变化,让一位常来用餐的知名画家敏感的觉察到了,画作可圈可点,可以看出作者胸有丘壑。当他知道画作出自餐馆厨工之手便更为连连称道。他鼓励陈永雄多走出去画画,创造展示机会,让画走入当地的主流画界,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收藏。画家的一席话,无疑给陈永雄注入了一股力量和信心,在他低迷、茫然的心上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让他看到了一丝勃勃的生机。
此后,他在画上的用功更多了。常常一人独守居所,专注的投入于笔下的构图和色彩,出入于名家大师的经典门下,悉心揣摹;或背上画板四处写生,忘情的追寻着脚下的美丽和本色,陶醉于自然山川的风光景致,流连忘返。俄勒冈的天然美景为绘画呈现了另一种更为广阔的天地,起伏的山脉、广袤的森林、壮阔的海湾、皑皑的雪山、苍茫的荒原、静谧的湖河、繁茂的花草……陈永雄溯本求源,以自然为法,以名家为师,创作来得更加得心应手。写生、临摹、创作,成了陈永雄绘画道路上持之以恒的三件事,犹如牵引他的绘事发展的“三套马车”。在其引领下,陈永雄睿智而勤奋,大胆而忠实的向艺术深层掘进。从他这一阶段的画作,不难看出他对油彩的驾驭和掌控更加娴熟,在“经营位置”、“随类赋彩”上更为匠心独运,自抒胸臆,已然有了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和面目。
这一期间,陈永雄是够拼的,他沉静的外表里迸发出坚韧而热烈的激情。他带着自己的画作四处奔波,去画廊,去展厅,也去 Saturday Market 和各种艺术节,让很多人认识了他的画,也喜欢上了他的画。有要现场画的、有要成品画的、也有要下订单量身定做的,陈永雄一时忙得不可开交,而他却是乐此不疲。欣赏让人喜爱之,喜爱则让人收藏之。陈永雄为牧师、医生、法官、官员、商人等许多人画的肖像画被收藏曾一时传为佳话。一次,俄勒冈法院的大法官在一位友人处看到陈永雄画的一幅肖像画,神情毕肖,大为称奇,心下便也有意要陈永雄给定制画上一幅,作为法院荣誉收藏陈列。陈永雄欣然接受,并很快画好送交了作品。大法官看着自己维妙维肖的肖像,心花怒放,按照法院的规定举行了画像悬挂揭幕仪式。大法官神完气足的肖像画不仅引来了本院法官的赞赏和倾慕,也吸引了在 downtown 的第九上诉法院的一众法官,大家不约而同的在陈永雄这里下了订单。在几位法官肖像画的绘制中,对同样的衣着要分别画出不同的特征,避免陷于雷同,陈永雄花费了一番苦心。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从人物表情、举止等细微处入手,捕捉外貌、形体和性格上的特征,细致入微的表现各人不同的气质和神韵。使得众法官的肖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满满的挂在法院的大厅,颇有令人震撼的气势。
随着陈永雄和他的画作步入当地画坛,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和认同的时候,荣誉也接踵而来。各种报刊杂志一度刮起“永雄风”,纷纷推出介绍陈永雄的文章和他画作的图片。俄勒冈州报及法官杂志等记者在介绍陈永雄绘制的系列肖像画时竟看出端倪,他们在不惜笔墨连篇累牍的加以介绍之后,评价他的艺术风格近似美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这位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著名画家,以超逸绝伦的肖像画而享誉画坛。不能不说记者的眼光是犀利独到的,在肖像画的临习和创作中,约翰·辛格·萨金特确是陈永雄亦步亦趋为之追随的画家之一。这一评价对于陈永雄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四
那一阵子,陈永雄在追寻绘画的梦想中不亦乐乎,却因这个夜晚让他心神不定,一个叫静的女孩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像是着了魔似的盘踞在他的心上。姑娘如同她的名字那样贤淑静雅,安静若素。陈永雄是看过一眼后便忘不了,终日萦绕于怀,盼着再见面的机会。终于再约了见面,却不巧同另一个重要聚会“撞了车”,不愿失信的陈永雄急匆匆先去聚会露面打过招呼,然后迫不及待地赶去同静会面。静是做税务稽查工作的,在职场上铁面无私,但内在却是兰心蕙质、喜爱艺术的婉约女子。两人一见倾心,婚姻本是天作之合。陈静嫁给了陈永雄也嫁给了绘画,更出落得像是画里的美人。新婚不久,陈永雄也加入了波特兰知名的 Soderstrom Architects 建筑设计公司担任专业插图师, 公司老板 David Soderstrom 是著名设计师,市中心先锋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皆出自他的设计。陈永雄负责为公司的大型建筑设计绘制效果图。他找到了和他爱好相关的工作,做称心如意的事,生活也越发的甜蜜,日子过得像一首诗。
但陈永雄仍然是勤勉的。他白天工作,晚上继续画画,他享受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早年父辈对他的影响不仅仅是绘艺还有做人行事,勤劳、本分,诚以待人。这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话诚非虚言。在建筑设计公司的几年里,因了结交的朋友他的绘画作品走入了许多人的居室和藏室。平常生活中,他也体会和感悟了许多绘画之外的道理。在一家颇有规格的画廊,陈永雄的画作与一位德裔知名画家的作品有过几次戏剧性的“换位”。这几次都因陈永雄送画到画廊时,画廊已四壁满满当当了无“插足”之处,这时画廊的 Manager 总是毅然决然地将最佳位置上悬挂的德裔画家的画取下来,让位给陈永雄的画。这让陈永雄颇为感动,但他也深知这并非说明他的画作水平有多高,而是他的一贯的与人交往的态度得到了画廊老板的认同。所谓艺术,到了一定程度其功夫是在画外的,这是中国哲学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诠释。
在建筑设计公司工作了十年,一场金融危机让建筑行业陷入了困境,公司到了关停并转的结局。陈永雄与之十年相濡以沫,离开时难掩黯然神伤。“天有不测风云”,但他却并不惧怕,多年积累的绘画市场和培训服务经验,为他全力投入提供了新的平台。他开办的“爱艺术”培训班,让喜爱绘画艺术的达人有了学习提高的去处。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永雄多了一些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多了一些慈悲和感恩之心,期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慈善和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修建寺庙、复兴中国城等方面,陈永雄与妻子一道参与活动,四处张罗,出钱出力。陈永雄更是大展身手,发挥一己之长,绘制中国城标志性建筑的效果图,以精到、准确的描绘,形象、逼真的呈现了整个建筑外观的壮美,博得众人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为树立信心,鼓舞士气,早日实现中国城的复兴作了他的一份贡献。
陈永雄在漫长的时光中沉淀自己,唯有对绘画的痴心不改,始终坚守着那一份纯真、激情和梦想,将绘画作为自己生命中矢志不移的追求,无论生活如何变幻,都坚毅的跋涉在跨越现实和梦想的“桥梁”之上,砥砺而行。坚守,只为心中的梦。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