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知名专家挂号费14元,北京好多年一直是这个价。4月8日上午,外地患者高志花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窗口,想挂专家号,却听到个新词:医事服务费。工作人员说,看病不收挂号费了,收医事服务费100元。自4月8日起,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实现补偿机制的“大换血”。医改后有什么变化,记者深入一线调查。
花费会更高吗?
药价平均降两成,患者总体医疗费用未增加
4月8日一大早,58岁的北京居民王凤云来到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缴费时,她发现药便宜了,一盒便宜2元多,一年下来能省100多元。
在这次改革中,医疗机构所需的7000多个品种、4万多个品规的西药、中成药及生物制品,全部从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采购。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医改后药品价格平均降幅20%左右。
药价是降了,不少人担心医疗服务费的上涨会加重看病负担。这次服务价格改革上调了护理、中医、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下调了CT、核磁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价格。据介绍,静态测算下医疗费用总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总体费用没有增加,但就个体而言,会有不同影响。北京市卫计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改革的重点是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付出密切相关的服务价格,解决此前软服务项目价格偏低的问题。
医生挣更多吗?
医生不再靠“开药”赚钱,以优质服务获取补偿
对于这次医改,很多人会问,医事服务费进了谁的口袋?
“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是北京医药分开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让改革可持续的关键点。”北京市卫计委有关负责同志说,医事服务费不是医师服务费,不是装进医生的口袋。设立医事服务费,意在切断医院、医生靠“开药”赚钱的补偿模式,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服务,获得合理的补偿。
看病更容易吗?
大医院的药社区就能买到,门诊预约更精确
王凤云的妈妈80多岁了,患有糖尿病,每次开药都要去三级医院折腾大半天。如此耗时耗力,就为去开一种只有在三级医院才能开到的降糖药。
改革后,大医院的药品在社区也能买得到。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袁雅兰介绍,社区药房的药如今增加到500多种,居民的常用药基本都有。
据了解,为了增进群众的就医获得感,2017年底前,北京市二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1小时之内,三级公立医院无线网络4G信号年内实现全覆盖。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