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宁波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佳赟 摄
“手机点点就能办理好特殊工时制审批,真是既方便、又高效。”程茜是浙江省宁波市某公司的员工,通过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方式,她“一次搞定”了申报审批的行政许可决定书。
程茜的办事新体验皆源于宁波“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红利。3月29日,记者从宁波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波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正式公布,宁波市本级涉及40个部门和单位共281项,改革红利将更“升级”。
据宁波市编委办体制改革与法规处处长刘国平介绍,第一批和第二批宁波市本级40家部门已合计公布审批类“最多跑一次”事项共1198项,占相关部门在用行政审批类事项的81.61%。区县市审批类“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从第一批的42.18%提高到了现在的74.12%。
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突破内容之一,目前,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已基本实现,并于3月27日开始正式运行。
刘国平表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后,将实现服务流程全面优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比如商事登记,以文化娱乐业为例,申请对象在综合窗口递交材料后,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要求,一次性就能拿到文广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卫计、公安、环保等部门的所有证照批文。
此外,宁波市还将率先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使“3+X”成为宁波乡镇街道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的“标配”。
记者获悉,除中心镇和卫星城外,宁波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一般按照“3+X”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社会保障、民生事务、综合服务窗口,“X”为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根据现有的窗口布局和服务容量可自行设置的综合窗口。
除了将公共服务事项“串珠成线”,宁波还在浙江省率先推出网上预约功能,目前已实现网上预约办事服务189项,个人和企业可以按需预约,按时办事,减少等待时间,提升了办事便捷程度。
为了让数据打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宁波还开发建设了“宁波政务”APP和“宁波政务”公众微信号,开通移动端办事预审、办事预约等功能,整合对接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等20家部门46个应用事项,采取“手机+身份证+支付宝+人脸识别”安全认证,实现了“一个帐号、一次认证、全平台畅通”的快捷体验。
刘国平表示,为使群众收获更为坚实的获得感,宁波还将进一步规范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项;打造政务服务的友好界面,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响应”;围绕“放管服”主线,抓好各项改革落地工作。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