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非故照料百岁孤寡老人13载 紫金县农妇刘运如获称“广东好人”

半路“母女” 情牵13年

2017年03月26日15:12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半路“母女” 情牵13年

紫金县百岁孤寡老人李英生前得到刘运如无微不至的照料。

文、图/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关家玉 通讯员黄从高

  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元吉村农妇刘运如,13年前,她不顾自己年迈体衰,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李英接回家中赡养,演绎了一个不是亲人胜亲人的感人故事,被当地传为佳话。昨日,记者走访了紫金县蓝塘镇元吉村,倾听“广东好人”刘运如的感人事迹。元吉村村主任杜国和告诉记者,村民对刘运如的评价很高,她向社会传递了孝老敬亲的正能量。

  她俩没有半点血缘 她却照顾了她13载

  据紫金县县长廖继聪介绍,13年前,时年55岁的刘运如,跟随儿孙在紫金县城过着舒适的日子。后来,听闻自己老家的一位孤寡老人李英无人照料,于是她毅然返回老家蓝塘镇元吉村,独自照顾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李英。刘运如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亲友难以理解,甚至有人说她“自讨苦吃”,但她却从无半点怨言。

  今年68岁的刘运如回忆道,李英曾是丈夫家一名远房亲戚的未婚妻,由于其未婚夫参军一直未归,她便一直未婚。新中国成立后,44岁的李英被派到蓝塘镇敬老院当院长,这一干就干到87岁才离开。2003年,李英回到元吉村,住进了刘运如的老家祖屋。当时,李英已经年近90岁,没有积蓄和退休工资,只享受五保户待遇,身体还患有多种疾病,需要长年服药,十分需要人照顾。

  刘运如告诉记者,由于习惯了集体生活,李英刚回老家时,不适应家里的冷清,动不动就发脾气。“她骂我,我就不吭声,我知道她的脾气是这样的,”刘运如说,自己也曾因为委屈而偷偷地流过泪,但从未嫌弃过老人,而是想方设法解开李英的心结。从2003年开始到去年101岁的李英去世为止,她照顾了李英13年。

  她三次病倒入院都要求提前出院 只为照顾她

  当地村民称,刘运如在老家1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李英,老人每天的吃喝拉撒全包在她的身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由于李英老人身体不好,刘运如十分注意老人的起居饮食,每天给老人家洗脸、清涮便盆、洗澡或抹身。为了改善老人的伙食,刘运如还在家里养鸡种菜。一次,老人背部疼痛,却不愿意去医院,刘运如只好把医生请到家里。老人背痛难入睡,刘运如就按医生的嘱咐给老人揉背,并定时给老人翻身,刘运如不分昼夜地陪护老人,直至其病愈。而因为一个多月衣不解带的辛劳,刘运如最终累倒了,住进了医院。由于不放心李英,住院不到两天她便要求出院,这让李英老人感动不已。

  “再苦再累我都要扛下去”,刘运如说,这几年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先后三次因病住院,却每次都是因放心不下李英而提前出院。

  刘运如的孝老敬亲的事迹,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刘运如也由此荣获2016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责编:康彦龙(实习生)、崔东)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