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为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派出督查组,赴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湖南等5省区开展实地督查,共查处重点欠薪案件35起,为4738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1.29亿元。
督查发现,有的地区对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把关不严,一些财政资金不到位、开工条件不具备的项目仓促上马,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埋下隐患。有的地区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挂靠承包、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等问题屡禁不绝,导致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有的地区属地监管责任不落实、组织工作不到位,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政策措施未落实落地,多部门联合治理、跨地区执法协作等治理欠薪的机制亟待完善。有的地区对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能依法及时处理,直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现对督查中发现的10起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一、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善福乡棚户区改造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二、山西省大同市恒安街北侧棚户区改造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村回迁房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村容整治等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五、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政府综合楼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六、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合兴村合兴家园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七、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农转居安置房十一区块六期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八、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吴江农居小区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九、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棚户区改造汽制二村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十、湖南省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娄邵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对督查中发现的失职失责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将督促有关地方对相关责任人一并严肃问责。
为推动从全国层面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各省(区、市)从3月1日至4月15日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督查,全面检查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情况,重点围绕五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情况,二是严肃查处欠薪违法行为特别是恶意欠薪涉嫌犯罪行为情况,三是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情况,四是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情况。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