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了总理的上海梦花街馄饨重新开张了

人民网 杨芳 张琪昭

2017年02月21日19:16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中新社 刘震 摄

薄韧的面皮紧裹鲜美的肉馅,衬着嫩黄的蛋丝和碧绿的葱花,再添上一勺喷香的猪油……被食客们誉为“上海滩十碗最好吃的馄饨”之一的梦花街馄饨,在历时近两年停业后,终于重新开张了。

2月19日一早,正式开业的梦花街馄饨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收银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取餐口也被挤得水泄不通,许多粉丝捏着小票翘首以待。一位中年女子一大早乘车两小时专程赶来,另一位则说自己排队3小时才吃上了一碗。

“90年代就开始吃他们家的馄饨,现在有证照更放心了。”专门走10分钟路赶来的老街坊张阿姨说。梦花街19号馄饨铺原是一家“弄堂小店”,由下岗女工宋家三姐妹在20多年前开办。2015年8月,该店因被举报无证照经营后依规关停,引发网上关注。

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李克强总理批示有关部门,要“以小窥大”,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不合理束缚,以主动服务的精神激发市场活力。

去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放管服”座谈会上,李克强再次通过这家馄饨铺和同被关停的阿大葱油饼店,点题下一阶段政府职能转变要把握好分寸,既要执行监管规定,又要扶持善待创业者。

总理说:“这两家小食店可能确实存在证照等问题,但我们基层政府部门也应更多从百姓角度考虑一下,尽量寻求更多人的‘共赢’。监管也不一定是冷漠的,要多带一点对老百姓的感情。”

据了解,在关停原小食店后,当地政府部门并未“一关了之”,而是按照总理要求,让监管变得更有“温度”。他们积极帮助小食店寻找新店面,解决证照问题,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企业积极和市场监管部门互动,大家一齐努力来留住上海的老味道。

图:2月19日早上8点,在上海中华路的梦花街馄饨店门口早已门庭若市。(新华网严晓瑜 摄)

如今重新开张的梦花街馄饨,店铺位于距离梦花街原店面仅一公里的中华街上,窗明几净,面积约20平方米,可坐近20人。

与此相呼应的是,2月9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了《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该办法明确,对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但经营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将实施临时备案制度。

开张当天,宋家三代人齐上阵,据说用掉了300斤馄饨皮。和过去一样,三姐妹各司其职。81岁的老爷子宋根兴坐在新店里,笑得合不拢嘴。价格嘛,和老店一样,依然是7块钱一碗小馄饨。

(责编:曹昆、李镭)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