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取消 中资船代企业数3年增长逾3成

2017年02月16日13:33  来源:人民网
 

2013年5月,国务院取消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改为对中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简称中资船代企业)实施备案管理。截至2017年1月,中资国际船代备案企业总数达2235家,净增企业534家。

数据显示,审批程序改革之后,我国船代市场企业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市场竞争日趋充分,船代收费明显回落,有力支撑了我国外贸发展。

放水养鱼,激发船代市场活力

新年伊始,新注册成立的泉州国联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各项运作逐步踏上正轨,业务也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该公司负责人眼中,这个“好开头”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时。

他回忆,在企业筹备注册前,便从不少同行处打听到——现在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在工商登记注册前不需要向交通运输部办证(经营资格证书)了,只要拿到工商营业执照后在一个月内备案即可。于是,在新公司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开业经营的同时,按照要求完成了备案。两天后,一份标志着备案已办结的“备案回执”就到手了,整个过程只用了一星期。

“不用东奔西跑,经营不受影响,人在办公室事情就办好了。”这位负责人感慨,现在办证实在是太方便了。

这份便捷,正是得益于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由审批到备案的改革。2013年,交通运输部按照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的总体工作部署,提出了拟取消中资企业从事国际船舶代理行政审批的建议。“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改革进一步培育船代企业市场主体,特别向小微企业倾斜,让市场竞争更充分。”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相关负责人称,从政策跟踪情况看,政策预期目前已经实现,改革三年来中资船代企业由1700余家增至2235家,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船代费用逐年下降,为推动外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降本增效,提高中资企业竞争力

对于船代企业来说,“降价”的同时,竞争力反而提高了。

改革前,中资船代企业开展经营需要办理审批手续,设立分支机构同样也要走相应程序,为企业进入市场设置了门槛,另外,每三年经营资格证书还需要更新。这意味着,企业要获得经营资格开展经营,并在全国范围内网络化布局分支机构都将受到审批影响,也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经营负担。

改革后,企业不仅免去了审批手续和逢三年换一次证的烦恼,更便利企业全国范围内网络化布局分支机构,减少人员配备数量,从而节约成本、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还有一些便利是隐形的。”山东江浩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刚刚办结的企业更名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改革带来的方便。他所在的公司经营已经超过十年,今年年初由于经营需要在工商办理了企业更名。“在过去,企业更名也需要层层上报等待审批,考虑到中间还有春节假期,前后怎么也得一个多月。这期间,由于不同证件上企业名字不同,开展业务就会很麻烦。”而此次,这名负责人欣喜地发现,公司只需要在工商办理好更名手续后,按规定邮寄资料,便完成了备案,“结果马上就可以在网上查询了,业务衔接很顺畅。”

无形之手,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国际船代没有了行政审批门槛,减少了企业办理审批上时间、金钱等成本,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竞争实力上,有利于行业发展。”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负责人称,以往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办证需要层层审批,一个证办下来常常一两个月,很多商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企业可以在开业经营的同时,办理备案手续。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的目的,是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行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通过定期发布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备案名单,及时受理行业和社会监督举报,紧紧抓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个“牛鼻子”,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责编:仝宗莉、刘军涛)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