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进口肉类猛增 生鲜通关仅需半天

2017年01月25日19:18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人民网宁波1月25日电 刚刚过去的2016年,宁波口岸进口肉类猛增,共完成进口肉类检验检疫2240批次,60789吨,货值1287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150%,119%。

  春节前夕,位于北仑霞浦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内的宁波港冷链产品交易市场一派热闹景象,来自多个国家的客商为自己的产品吆喝。澳大利亚等国的牛羊肉,波兰的猪肉、北大西洋的甜虾、鳕鱼,德国啤酒,东南亚水果……这些“高大上”的洋货,越来越多地从这里登陆,成为百姓的盘中餐。去年5月,由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投资的冷链产品交易市场正式开业,成为浙江省首家冷链产品综合性交易市场。

  在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一辆冷藏车紧紧贴住冷库的接驳口在开箱受检。冷库内,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身着棉衣,对这车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实行联合查验。巨大的冷库中,堆放着来自各国的进口生鲜食品以及酒类等。铲车往来穿梭,将本土的冻品海鲜送到冷藏车上,再装船出口。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8万立方米的冷库,按照国际高标准打造,可容纳1700个标准冷柜,并配套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查验区、5000平方米左右的堆场,可与所有类型的冷藏车“无缝对接”。目前,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现场办公、驻点办公,冷链物流中心将成为宁波口岸“一站式”通关的试点,实现与港区的直通直放和检关联合查验。进口食品随船靠岸后,冷箱直接拉进中心,只需一次开箱就能完成查验手续。

  按照过去的模式,冷链集装箱运抵后,查验、完税等流程都是暴露在常温的环境中,检验检疫和海关查验需要开箱两次,箱内食品很容易变质。

  “现在全程在封闭、低温环境下进行,保持冷链条件不断链,生鲜通关时间最快只需半天,保障了生鲜食品品质。”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说。

  为确保流入国内市场的进口肉品质安全可靠,宁波检验检疫局从肉类进口资质审核到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到产品流向,都实施了严密的监管。2016年,宁波局共退运或销毁不合格肉类6批次,共计52.842吨,货值95584.76美元。

  据介绍,北仑具备发展冷链物流独特的区位优势,一是港口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网络高效快捷,货物可以顺畅地从口岸辐射到整个长三角乃至中西部省份。二是港龙仓储之前已有10余年的冷链物流经营基础,多方资源整合可以带来效率提升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宁波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三大因素共同促进了宁波口岸进口肉类快速增长。一是市场肉类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肉类需求年均增长2.43%,加之国内畜牧集约化养殖程度较国外偏低,养殖成本高,形成价格差。二是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太古冷链、宁波远东冷藏公司、梅山保税港区蓝雪进口肉类查验场等逐步在宁波港口投入使用,冷链物流建设不断完善,为进口肉类快速增长提供了硬件保障。三是检验检疫部门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相关举措,良好的通关环境助推进口肉类快速增长。(陈怡、万勇)

(责编:王吉全、崔东)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