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启动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

齐芳

2017年01月13日08:3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启动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

2017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正式启动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已支持98个中科院院属研究单位的408位拔尖科学家开展前沿研究。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这一计划于2016年开始部署,旨在为拔尖科学家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平台,形成稳定支持,产出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

稳定支持:为缺少科研经费的优秀科学家“雪中送炭”

用白春礼的话说,这项计划的特点在于将“人才”与“科研”相结合,为缺少科研经费的科学家“雪中送炭”,而且分老中青三个层次,在不同的学术发展阶段予以支持。

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院士介绍,这一计划主要面向基础研究,给予五年及以上的稳定支持。该计划支持对象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久经证实的“立志报国、不忘初心、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杰出学者”和“拔尖青年科学家”开展的研究项目;二是有经费缺口的,即所获经费不能满足重大科研创新工作需求的“拔尖人才”。

计划分为理论类和实验类项目分别予以支持。对理论类项目,“院士或顶尖科学家”和“中年杰出科学家”支持额度为每年20万元,“拔尖青年科学家”为每年10万元;对实验类项目,“院士或顶尖科学家”支持额度为每年100万元,“中年杰出科学家”为每年60万元,“拔尖青年科学家”为每年50万元。

高鸿钧说:“这一计划的项目经费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固定人员的绩效与津贴发放。同时,在项目执行期间,可根据受资助者经费的总体状况‘按需调整’。”

重大转型:让科学家不再为钱奔走为钱忙

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看来,实施这一计划的意义远超过资助本身:“这是科研管理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型。”

近年来,科研领域竞争性经费过多、稳定支持不足,一直是我国科研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痼疾。姚檀栋说:“科学需要长期积累,但为了竞争经费,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给自己的研究想个新名字,想着怎么写申请项目的‘本子’。实际上,工作还是那些工作。”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研究员刘明院士等科学家对此都有同感。刘明说:“百年老店在于创新,更在于坚持。”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长期专注才能有所创新,只有将科学家从四处找钱的窘境中解放出来,才能让他们安心科研。

科研人员都在期待,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能改变这种现状。赵忠贤说,在稳定支持上,计划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希望在评价、评估时,不要再沿用被广大科技工作者诟病的体系和方式,尊重科研规律、探索出一套新的评价方式”。

稳定军心、专注持久、志在高远,这一计划瞄准的是世界科学的顶峰。高鸿钧表示:“希望借助这一计划,我们能够冲击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顶尖水平的基础科学问题,做出具有国际顶尖级的重大原创成果!”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

(责编:石香云(实习生)、曾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