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药价水分还须配套制度安排

2017年01月11日08: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挤药价水分还须配套制度安排

据报道,国务院医改办日前会同卫计委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我国将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广“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并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

不少网民认为,“两票制”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让流通过程透明化,为降低药价奠定了基础。但医药改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牵涉面较多,光靠“两票制”难以挤出药价水分,需要更加周密的供给改革和制度安排。

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两票制’实行以后,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医院进的是什么价,卖的是什么价,这个中间过程开两票,税务部门就能够看到每一票到底加了多少价。整个流通环节透明化,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违法违规的开票,并给予打击处理。”网民“凡溪”说。

网民“李向明”说,在以前的代理销售模式中,从生产企业到医院或药店,经过了层层加价,中间经过三票、四票甚至更多票,出厂价与最终销售价格之间相差巨大,“两票制”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网民“付明仲”称,“两票制”的实施,压缩了小、散、乱的企业生存空间,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促进了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这使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数量大大减少,监管流程进一步缩短,也有利于构建药品流通的可追溯机制,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仍需更多制度供给

也有网民认为,以药补医在我国公立医院仍然是主导模式。目前医院药占比仍高,光靠“两票制”难以撼动高药价。“在推行‘两票制’同时,必须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回归医疗服务的价值规律。当医院不需要从药品中获取收入,而是有合理的收入渠道,药价自然就在竞争中降下来了。”网民“毛宗福”说。

网民“樊大彧”说,在“两票制”全面推开的过程中,要谨防既得利益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很可能与批发商达成默契,在出厂环节就大幅加价,为药品随后的流通环节留足“油水”。

网民“韩哲”认为,中间成本大部分是体制性交易成本,牵涉税费问题、管制问题、寻租问题,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仅仅砍掉中间环节、简化中间商。哪怕实行“一票制”,药企和医生面对面对接,成本也不会断崖式下降。解决药价虚高、药品回扣和以药养医的问题,需要更加周密的供给改革。它涉及行政主管部门对医院和医生的“松绑”,提高流动,增加供给;涉及央地财政预算对医保的增加投入。“两票制”是良方,但不是灵丹妙药,它的背后应该还需要更多的制度供给。(记者 班娟娟 整理)

(责编:石香云(实习生)、曾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