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报:干部手机关机失联被通报一点都不冤

2016年03月26日14:3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因手机关机,长时间无法联系,陕西省礼泉县住建局局长赵爱国被予以全县通报批评。据悉,某工作日上午县委县政府领导在一项目建设现场检查工作,县委办电话联系赵爱国发现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长时间无法联系上。依据县委《加强科级干部作风建设的六条纪律规定》中的“严禁科级干部关闭通讯工具,工作日及节假日期间,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赵爱国被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该新闻甫一见诸报端,就有很多人替这名局长鸣不平,认为要求过严、矫枉过正。有人说,“官员也是人,为啥要求那么高”,也有人说“制度设计有问题”,认为不能“把领导当英雄来要求”。这些说法乍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思索一下就能发现,这些说法无不立论在所谓的人情味、宽松度上,难道规矩就不该执行,规矩就不该严格吗?依笔者之见,因为手机关机联系不上被通报,一点都不冤。

  一则,规矩就是规矩,既然制定了就必须遵循。中央多次强调,立规矩就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有规定就按规定严格执行,也是干部执行力的重要体现。对规定本身而言,其严肃性体现在适用的一视同仁上,其效力体现在执行的不打折扣上。如果规矩可以讨价还价、任意执行,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二则,保持通讯联系畅通,并不算高要求。信息化时代,改革发展攻坚时期,保证通讯联系畅通是开展好工作的客观要求。日常岗位工作、群众工作,都要求公务员能随时联系上。许多地方都明文规定,公务员手机必须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普通公务员应“随时待命”,作为一局之长的领导干部更不能有例外,何况是上班时间。这种要求其实并不苛刻。有网友说,在私企工作,手机一个月连续几次关机或无法接通,就有被辞退的风险。对公职人员要求严格一些,又有何不可?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管党治党从来不容许任何人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没有规矩的时候盼着立规矩,规矩立起来了,有些人却不拿规矩当回事。因为违规受到处分,又抱怨规矩严苛。抱怨规矩,何如检视一下内心到底有没有“规矩”二字?接受不了因手机关机被通报批评,其实还是纪律规矩意识不够强。只有把规矩建构在意识深处,才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严从细中来,实在严中求。手机难免有没电的时候,但这并非不可克服,比如可以随身携带备用手机或充电宝。如果再有心一点,还可以预留同事或家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去向,等等。说到底,干部不能失联,更不能责任“失位”。(华宁)

(责编:白宇)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