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及创新。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不仅是报告中的热词,也充分融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两会期间,多国驻华大使在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满信心。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创新是其关键。我深信,中国将在‘十三五’时期走上一条优质创新发展之路。”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说,“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领域有大量的投入,取得显著成就,如在新能源、空间探索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关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在内的每个领域几乎都与创新有关。中国领导人非常有远见,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对此表示由衷的赞赏,并相信创新思维正在向整个中国社会渗透。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认为,创新是成功的关键。麦康年说:“当听到‘创新’这一想法,我感到很兴奋,因为在许多领域,诸如科技以及环保领域,创新都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对中国大力治理环境很感兴趣,在下一个五年里,创新非常重要,因为解决老问题得用新办法。”
约旦驻华大使叶海亚·卡拉莱表示,创新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例如互联网在企业或个人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并开辟新的出口市场。科研项目无疑能增加生产力,帮助减少生产成本以及增加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
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十分关注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未来创新发展的举措。康宝乐说:“我曾关注过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国未来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讲话,他指出了创新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我觉得,这是极具说服力的。”
如何培育发展新动力,如何激发创新能力?卢森堡驻华大使石泰嵋认为,政府财政的支持能够促进创新的发展,必须为创新提供合适的土壤。另一方面,必须为创新和教育投入资金,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科技研究中,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创新发展。
石泰嵋进一步表示,创新还需保持一个开放的中国,让更多中国学生留学国外,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此外,教材、师资和互联网对于创新也很重要。
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认为,中国实施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关键就是激发民间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增添动力。金章洙建议,从政府层面来看,应继续加大科研投资、人力资源投资,放宽各项限制。(雷曼誉 常烨)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