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对家庭暴力说“不”

2016年03月11日07:58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上海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对家庭暴力说“不”

  记者10日从上海市徐汇区法院获悉,9日下午,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据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文华(化名)送达了上海市首份维护女性权益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3月7日上午11时,文华来到徐汇法院立案窗口,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禁止丈夫胡军(化名)实施家庭暴力,保护自身人身安全。

  法院在接受申请后,3月8日即组织双方前来了解情况。据了解,文华与丈夫2009年登记结婚,生有一子,然而丈夫在婚后多次对其实施家庭暴力。今年3月5日至6日,丈夫胡军连续两次对其实施暴力致其受伤。报警后经到医院验伤,为软组织挫伤。胡军对暴力行为不予否认,但强调事出有因,文华也认可自己的行为确有不当之处。

  法院调查后认为,双方在婚后生活中确因琐事发生矛盾,并且在争执中丈夫往往行为冲动,用摔、推等手段导致文华身体受伤。据此,法院作出裁定,禁止胡军对文华实施家庭暴力,并在送达之日起五个月内有效。文华当庭表示,其丈夫目前对其态度良好,双方沟通顺畅。

  文华对记者表示,起初自己并不知道可以申请保护令。“我是去公安局报警的时候民警告诉我的,于是我就去法院办理了相关手续。”

  文华说,“现在我和他(丈夫)都拿到了裁定书,片区民警和居委会之后会定期上门询问状况。目前我们夫妻沟通还可以。”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3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还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暨南大学法学院讲师苏文卿认为,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不知道向何处寻求帮助,也体现出了社会对女性的家庭生活状况关心程度不够。

  办案法官孙美华告诉记者,通过立法创设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制度,为推动解决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遭受家庭暴力问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而发生家庭暴力的夫妻双方遇事都要冷静,尽量多沟通,如果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及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

  苏文卿说,当女性受到家庭暴力侵害时,应明确告诉施暴者,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尤其是对第一次施暴行为,要坚决说不,因为“第一次的容忍有可能将引发日后无限次的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及依据,人民法院依法适度、适时干预家庭暴力,能够有效制止家庭暴力而使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得以维持,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苏文卿说。(记者胡林果、黄安琪、郭敬丹)

(责编:董婧(实习生)、盛卉)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