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举例,说明“开放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就是从中医典籍中汲取灵感,从中药材中提取,最后在中西医的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理说,“要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同时,以开放心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
不能无限“泛化”中医概念,而要抓住一些关键问题重点推进
当天会议的一项议题,是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李克强说,近年来,中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要继续出台一些“打到点子上”的硬措施。
“现在的中医医生很少有不懂西医的。他们常常号完脉还要再问问‘血压是多少’。这已经拓展了中医的传统概念。病人呢,也很少有人只看中医,或只吃中药,大多都是中西医结合一起看。”他说,“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探索推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开放心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
李克强指出,传承中医药优势,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更好造福人类健康。“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无限‘泛化’中医概念,而要抓住一些关键问题重点推进,力争在一些领域实现突破。”总理说。
下决心提高药物质量,尤其是基本药物质量
“我最近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我们的公民出国旅游,去别的国家买感冒药、甚至创可贴。”李克强说,“我们要下决心提高药物质量,尤其是基本药物质量。”
当天会议的另一项议题是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会议确定,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尤其要提高基本药物质量。
李克强强调,医药产业发展首先是“民生需要”,同时也是“发展需要”。要把加快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
据介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占GDP比例达到了8%,个别国家这一比例数字更高。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5%。总理就此指出:“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不仅可以惠民生,同时也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这其中蕴含着推动经济升级、结构优化的巨大潜能。”(王念兹)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