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特赦全部完成:31527名服刑人员获释

2016年01月26日05:07  来源:京华时报
 

全国抗战特赦全部完成:31527名服刑人员获释

  去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决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截至目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这次特赦工作已在规定的去年底前圆满完成,四类特赦服刑犯共31527人。

  □基本情况

  参加过抗战解放战争50人获得特赦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赦决定和国家主席特赦令,本次特赦的服刑罪犯包括四类: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特赦决定和特赦令规定几种严重犯罪除外。

  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全国共特赦服刑罪犯31527人。其中,第一类罪犯50人,第二类罪犯1428人,第三类罪犯122人,第四类罪犯29927人。

  中央对这次特赦工作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中央政法委执行中央决策,把握政治方向,牵头组织协调,中央政法各单位成立工作专班,政法机关之间、政法机关与有关部门之间、军队与地方之间紧密协作,依法有序高效完成了各个阶段工作,确保了特赦工作在2015年底之前如期完成。

  □后续工作

  被特赦“四无”人员按政策落实低保

  对罪犯实行特赦牵动多方关切,社会高度关注。为确保特赦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依法按程序办理好每一起特赦案件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对符合特赦条件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开展了释放前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

  育,引导他们做遵纪守法公民;对无单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四无”被赦人员,民政、社保等部门依法按政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促使被赦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同时,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原案受害人及其家属思想工作,开展宣传引导,讲清特赦的重大意义、法律依据、法定程序和有关要求,及时澄清误解、回应关切,为特赦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这次特赦坚持依法办事,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舆论普遍认为,特赦深得党心民心,既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又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特赦流程

  全国摸排235万多名服刑犯

  为严格依法做好特赦工作,确保做到“不错放一个,不漏赦一个”,政法各机关分工负责,严把“六关”。

  一是摸排甄别关。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和军队保卫机关对全国监狱、看守所服刑罪犯和社区服刑罪犯逐一进行摸排,查阅档案材料、判决书,核实身份等重要信息,累计摸排服刑罪犯235万多名。

  二是调查取证关。刑罚执行机关到罪犯捕前所在部队、工作单位、居住地和有关部门调阅原始档案材料、历史记录。仅全国监狱系统就派出调查组2500多个,走访各地7800余家单位,收集证据材料17000多份。

  三是风险评估关。有关部门对部分罪犯释放后是否具有现实社会危险进行评估,坚决防止形式上符合特赦条件但仍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的人回到社会。

  四是报请程序关。刑罚执行机关认真审查拟报请特赦人员的案卷材料,严格核实相关事实证据,严格落实公示制度,做到程序规范、公开公正。

  五是依法裁判关。人民法院严格掌握特赦案件的实体条件,严格遵循办理程序,确保每一项特赦裁定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六是法律监督关。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办理特赦案件实行同步全程监督,对报请不当或裁定不当的特赦案件依法提出检察意见。依法受理人民群众、服刑罪犯等涉及特赦方面的控告、举报和申诉并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结果,确保特赦工作公正廉洁、准确及时。迄今为止,未发现一起“以赦谋私”现象。

  声音

  特赦服刑犯:“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过去所犯罪行的宽恕。今后要坚决弃恶从善,不忘教训,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利于社会的人。”

  特赦未成年犯家长:“这次特赦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挽救了犯罪的未成年人,同时也挽救了一个个已经破碎的家庭,使我们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专家:“特赦体现了中国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创新实践,是我党依法执政的成功范例,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是实施宪法制度的成功范例,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制度创新的成功范例,充分展示我们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了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