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月25日电 (记者 程景伟)“中国内地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成为了2016年广东省“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广东方面誓言,要打赢让179万人脱贫的攻坚战。
广东2015年GDP高达7.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是目前中国GDP规模最高的省份,但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贫富差距也较为悬殊。
“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时期,广东帮扶249.2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经测算,2016年至2018年,若以每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000元作为扶贫标准,广东尚存46.7万户相对贫困户、179万相对贫困人口。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2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广东要启动实施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低保兜底等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
不少广东省政协委员当天称,最富最穷地方都在广东现象的背后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广东应该更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曾涛委员称,广东一些贫困山区可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产业园,例如粤北翁源的兰花产业模式就十分成功。
多名委员称,发展农村电商是农村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祈福国际集团常务董事孟丽红委员建议,粤东西北地区建立农产品自主品牌,搭建物流配送渠道,并通过APP平台推向市场。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称,扶贫要精准识别分类,例如可支持贫困家庭孩子上职业技术院校。孟丽红亦称,为了阻断贫困向下一代延续,建议广东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不少委员称,要增强贫困人群脱贫的内生动力,改变“等靠要”思想。
澳门励骏创建有限公司副主席陈美仪建议,用好港澳人士参与广东扶贫事业的积极意愿,广东政府可提供精准扶贫资讯,让港澳人士有效对接。
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当天表示,新时期广东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因为容易脱贫的贫困户在两轮扶贫“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中已经脱贫,目前的贫困户的帮扶开发难度普遍较大。广东将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长期公示和动态进入退出等制度。(完)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