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新县借绿水青山脱贫

2016年01月15日02:3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江西省永新县借绿水青山脱贫

  虽已进入小寒,但菜地里的西兰花仍是绿油油的一片。江西省永新县高市乡合家村62岁的贫困户戴细朵和老伴俯身在地里忙活着。

  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合家村流转360亩土地种植西兰花,每亩年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别看这么小一块地,我家脱贫全指望它了!”朴实的戴细朵一脸认真地说。

  他家所在的永新县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发生地。这里因山而名,是江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县;但也因山而贫,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特困片区县。

  作为山区县,永新扶贫开发既要“靠山吃山”,又要守住绿水青山。

  经过摸索,永新终于在两者间找到了结合点,凭借千垅万亩绿色蔬菜、千丝万缕种桑养蚕、千秋万代珍稀楠木、千村万户井冈蜜柚“四个千万”生态农业工程,当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改善、贫困户增收的绿色脱贫路。

  目前,“高山种楠、缓坡植柚、田间种菜、河滩育桑”的立体综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当地贫困村全面铺开。

  在永新县禾川镇樟石村,房前屋后,荒坡空地,一棵棵井冈蜜柚迎风摇曳。这个村有310户1222人,其中贫困户占86户315人。近两年来这个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200元,现在利用房前屋后、荒坡空地种植井冈蜜柚,进入盛果期后,将为村里带来上千万元的财富,人均收入可过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段文华满是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四个千万”生态农业工程的带动下,目前永新县共种植井冈蜜柚3.1万亩,珍稀楠木4万亩,绿色蔬菜11万亩,桑园3.1万亩,梯度开发模式初具雏形。

  永新县扶贫办主任周文湖介绍,2015年,当地“绿色脱贫”效果明显:全县贫困人口减少1.9万,减幅达31.2%,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6076元,增幅7.18%;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0.8%……

  随着“四个千万”生态农业工程的推进,当地还利用高山、森林、林果庄园等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这条路越走越宽。

  在距离永新县城50多公里的偏远贫困山村———三湾乡九陇村,40多岁的贫困户肖逢才看准商机,凭借当地的绿色资源,建起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农庄,一年下来有七八万元收入。“现在我们才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凭借绿水青山也能脱贫致富!”肖逢才乐呵呵地说。

  (郭强)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