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旅游,功夫在“文明和谐”

2016年01月14日02:3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发展生态旅游,功夫在“文明和谐”

  不久前,浙江舟山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突然在网络上走红。由于岛上的村落荒芜已久,许多废弃的房屋逐渐被大自然侵蚀,布满了爬墙虎,宛如绿色童话世界一般美丽而梦幻,被称为“最美荒岛”。一时间,游客纷至沓来,争相领略“绿野仙踪”奇观,荒岛竟意外地成为一个热门旅游景点。相比之下,很多投入重金开发的所谓生态旅游景区却门可罗雀、游客寥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荒岛之美,美就美在其原始、自然、野性、神秘,美在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令久居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心生向往。事实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人力所难以企及的;而许多原生态自然景观(包括濒危动植物),更是以现代手段难以复加造化的。荒岛成为景点的事例启示我们,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这样方能形成一种修复保护带动发展、开发发展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否则,只能是短期既得利益,长远得不偿失。

  近年来,从北极冰川到热带雨林,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人们观光的热点。然而,生态旅游在推动眼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原生态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威胁。如有的游客在原始古建筑上任意攀爬划刻、违规照相;有的人随意采摘植物果实茎叶、损毁园林树木;有的人故意追逐打斗、肆虐伤害野生动物;有的人则对野生动物乱捕滥食,残忍猎杀,享受所谓野味美餐……所到之处真所谓“劣迹斑斑”,令人反感,遭人唾弃。

  守望青山绿水,构筑生态屏障。发展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其重点在“生态保护”,功夫在“文明和谐”。我国许多地方生物资源丰富,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但在开发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在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好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

  当下,旅游业正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大自然,到大自然怀抱中感受清风明月的美好,体验和谐相处的乐趣。世上万物皆相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只有保持在一定水平和规模上,才能使自然环境生机盎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自然界才能生动有趣,生态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