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区长:外来人口实现负增长

2016年01月12日2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北京昌平区区长:外来人口实现负增长

  人口调控、不符合区域定位的各类功能腾退和迁出……位于北京市北部的昌平区今年将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继续大力治理“城市病”。这是昌平区区长张燕友在今天举行的区“两会”上指出的。

  张燕友表示,昌平区把人口调控作为头等大事,创新建立“五管”工作机制,采取了外埠车辆限行、房屋租赁联合管理等一系列阶段性措施,全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16.3%回落到“十二五”的3.5%,外来人口实现负增长。

  他表示,2016年,该区仍将加强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和增速,同步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服务提升。

  据介绍,昌平区还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持续开展人口倒挂村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房屋租赁市场、地下空间等领域的依法治理。全面实施人口倒挂村水电总量控制、垃圾污水处理费征收、房屋租赁税收征缴等阶段性措施。落实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昌平区累计限制不符合区域定位的企业和项目934个。66家煤炭储运市场、82家非法砂石厂全部清退,退出工业污染企业162家、废品回收市场77家、养殖小区10个,清理整顿老旧工业大院50个,回龙观城北市场商户腾退基本完成。关停“七黑五小”场所2000余家、清理游商摊贩2万余处。

  张燕友介绍,今年,按照优化增量、疏解存量的总体思路,在完善落实产业负面清单制度的同时,该区将系统制定待疏解退出项目、可利用存量资源、需承接目标对象“三个清单”,全力推动不符合区域定位的各类功能腾退和迁出,积极吸引优质资源要素聚集,坚决防止一般性功能无序向昌平转移。

  他称,该区还将全面实施“三个清单”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设立产业转移清退引导资金,进一步完善鼓励功能疏解的政策体系。

  据介绍,昌平区将精细制定疏解措施,严格实行挂销账管理,确保回龙观城北市场等5家区域性市场年内全面退出,完成40家以上污染企业的腾退任务;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提高禁限比例,同步研究非产业类功能准入标准,切实把牢准入关。 (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