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月12日电 (任丽娜)中共山西反腐机构山西省纪委刮骨疗毒,重拳治理“灯下黑”,频向“自家人”开刀。山西省纪委1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2015年,山西全省共处理纪检监察干部596人。
纪检干部的腐败,媒体俗称“灯下黑”,历来受到各方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反腐败风暴,山西因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成为中国反腐败的主战场。在纪检系统,曾任山西省纪委领导职务的金道铭(曾任山西省纪委书记)、杨森林(曾任山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张秀萍(女,曾任山西省纪委常委)、谢克敏(曾任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等多名纪检监察干部先后被查处。
2014年9月和11月,黄晓薇、迟耀云先后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空降”山西,分别出任山西省纪委书记和山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重建山西省纪检监察团队。
从2014年12月起,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开展了一场名为“净化政治生态,首先从净化纪检监察队伍做起”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旨在以铁纪塑造铁军,用铁腕惩治腐败,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山西省一名纪委官员表示,有党的“手术刀”之称的纪检部门干部如果出问题,往往比其他部门的影响要恶劣,危害也更严重。山西省纪委坚决拔“烂树”、清门户,违纪则查,动辄则咎,毫不手软,以“铁腕”清理系统内的“害群之马”。
据山西省纪委通报,2015年,山西省共处理纪检监察干部596人,其中,立案审查违纪案件204件;处分党员干部212人,处级以上干部42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19人,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人;谈话函询268件;组织处理73人,将自身不硬的61名纪检监察干部调离工作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山西省纪委谈话不再只是“下毛毛雨”,而成为挺纪的硬手段。经过谈话,违纪干部有的上交了收受的礼金,有的讲清了向他人送礼的事实,有的退出了违规占用住房、补交了应交未交的房租等。
作为中国反腐风暴重灾区山西,目前当地持续高压反腐败。据山西省纪委最新“反腐战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山西省立案数、结案数、处分人数均排全国第一位。(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