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十三五”时期,新疆将着力缩小南北疆差距,实现南北疆协调发展同步全面小康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地区自然条件艰苦,就业条件差,人口结构单一,群众困难较多,包括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内的南疆四地州人均GDP不足全疆水平的一半,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疆的80%以上,既是反恐维稳的重点地区,也是改善民生的难点地区,更是新疆全面小康短板的主要显现地区。
2015年12月初,自治区召开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描绘出“十三五”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自治区党委始终直面矛盾,准确总结出了制约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建设、人才培养和南疆工作等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七个发展弱项,以解决问题引领各项事业不断前进。”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春林说。
为补齐南疆短板,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实现新疆全面小康的目标,2015年11月自治区召开南疆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就业第一、产业带动、基础先行、开放引领,加快南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显著缩小南北疆差距。
南疆大多是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高原荒漠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其中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2011年国家确定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根据南疆实际情况,自治区党委提出,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确保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南疆地区人多地少,二三产业规模小,非农就业机会少,有150多万富余劳动力,占全疆的60%以上,就业压力大。在南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未来五年,南疆将立足产业带动,大力发展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立足就地就近,更多在家门口提供低门槛就业岗位;立足疆内解决,主要依靠新疆自身发展来解决南疆就业问题;立足援疆促进,最大限度争取援疆省市支持、发挥产业援疆的就业效应、扩大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转移就业规模。
为彻底改变南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自治区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南疆出疆通道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缺电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尽快形成环塔里木铁路,建成向东出疆通道,加快推进中巴、中吉铁路前期工作,新建和改扩建莎车机场、塔什库尔干机场、喀什机场、阿克苏机场,架起南疆“空中通道”;加快一批大型山区控制性枢纽工程、重点河流防洪工程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750千伏电网向南疆延伸,早日形成喀什—克州核心区环网和环塔里木环网,彻底解决南疆电力供应紧张、电价偏高的问题。
新疆自身发展是弥补南疆短板的基础和关键。在中央支持下,新疆“十二五”期间坚持“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更是为新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张春林认为,“十三五”期间新疆要更加深刻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的历史性意义和深远影响,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统领新疆各项工作,强化开放意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文化科教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医疗服务中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兵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