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注水简历扣歪“第一颗扣子”

2016年01月08日06: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勿让注水简历扣歪“第一颗扣子”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行为,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已成公开的秘密,据称“平均每5份简历就有1份存疑或不实”。对此,有些应届生的态度却是“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1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简历造假的利与弊,每个应届毕业生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论利,漂亮的简历能给招聘者一个好印象,增加被录用的概率,至少能避免在第一轮就被筛掉;论弊,它会提高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给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甚至影响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但不少毕业生只看到眼前的“利”,这也是造假能成风的原因。

  笔者近期找工作时就发现,有些网站给毕业生进行求职指导时,公然建议毕业生制作简历时“适度美化”,并传授了各种逃避核查的“实战经验”;也有一些人在论坛发帖称,很多人都会在简历里自封“学生会主席”、自颁“一等奖学金”,万一招聘方要提供证明材料,一句“弄丢了”就能敷衍过去,一般单位也不会深究。

  正因简历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和风险,而且身边常有“成功案例”,不少毕业生都将简历造假视若平常。可事实上,简历造假既是诚信问题、道德问题,又涉嫌违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新华社的报道中就提到了一个案例,某学生在知名高校接受培训后虚报学历,如愿进入事业单位后也终被辞退。

  对于毕业生简历造假的动机,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是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误导了求职者。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标注“学生干部优先”,还有的单位对英语水平提出要求,很多简历造假者不过是“投其所好”。这样的辩解显然站不住脚——用人单位设置一些招聘要求,是为了招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如果某毕业生不符合要求,即使前期蒙混过关,以后也可能难以胜任。

  找工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拿着一份“注水”简历当职场敲门砖,无异于扣歪了职业生涯的“第一颗扣子”。这样的失信行为,终究是人生中的一个污点。因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简历造假乱象,必须严正对待、严肃处理。

  不过,要遏制毕业生简历造假的不正之风,不能单纯依靠毕业生的道德自律,而应该通过各方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防范和惩戒机制,增加简历造假的成本。从源头上来说,学校应当把好第一关,既对应届生做好诚信教育,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杜绝本校学生简历造假。比如,北京市一些高校曾要求对每个毕业生的电子简历进行审核认证,如果这项工作能够落实,将能有效减少简历“注水”的情况。

  作为用人单位,为招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不应该放松对应聘者资质的审查。初选环节对每一份简历进行核查的工作量确实很大,但进入终选环节后,强化对简历的核实,一经查实就及时做出处理,则是理所应当的事。此外,对于简历造假事件频发的学校建立“黑名单”,也能在导向上提醒学校及学生注意诚实守信。

  当然,治理毕业生简历造假乱象,最重要的落脚点在应聘者这里。奉劝广大学生,与其在就业时铤而走险给简历“注水”,不如在刚进大学时就多把时间花在正事上,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多积累实习实践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李昊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