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出台司法解释:“疑罪从挂”受害人可获国家赔偿

2016年01月08日04:4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两高”出台司法解释:“疑罪从挂”受害人可获国家赔偿

  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王逸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7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将7种特殊情形认定为刑事赔偿中的“终止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疑罪从挂”案件受害人也能获得国家赔偿。

  “社会公众和专家都反映,刑事诉讼过程中久拖未果的案件普遍存在,亟须对‘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对公民申请刑事赔偿的程序性权利予以保障。”最高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合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赔偿法规定,公民申请赔偿应当以“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为前提。

  《解释》将7种特殊情形认定为刑事赔偿中的“终止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办案机关决定对赔偿请求人终止侦查的;解除、撤销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办案机关超过1年未移送起诉、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撤销案件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法定期限届满后,办案机关超过1年未移送起诉、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撤销案件的;检察院撤回起诉超过30日未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院决定按撤诉处理后超过30日,检察院未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院准许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撤诉的,或者法院决定对刑事自诉案件按撤诉处理的。

  “上述规定不仅对公民权利进行了保障,避免‘救济无门’,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赔偿程序的衔接问题,能有效地规范刑事诉讼中公权力的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疑罪从挂’侵犯权利的情形。”刘合华表示。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