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辉:带着瘫痪父亲求学

2016年01月07日18:4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张丽辉:带着瘫痪父亲求学

  新华社成都1月7日电(彭杰、黄毅)1月6日,和平常一样,四川省南充市营山中学高一女学生张丽辉5时50分起床,洗漱完毕后煮早饭。6时40分赶到学校上早自习,7时10分匆忙赶回家照顾父亲吃早饭,收拾妥当后再赶到学校上课……每天共往返8次,晚自习后回家,还要做家务,给父亲擦洗身子,约23时才能休息。这样的生活,张丽辉已坚持了6年。

  张丽辉2000年1月出生于营山县安化乡柑园村。2001年4月,父亲张玉祥在一煤矿务工时遇上塌方,脊椎骨被压断,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无法承受这突然的变故,2002年11月离家出走。从此,买菜、做饭,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张丽辉的姐姐身上。懂事的孩子早当家。不到6岁,张丽辉就跟着姐姐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换尿布等家务活。

  由于家境贫寒,2010年1月,张丽辉的姐姐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年仅10岁的张丽辉从姐姐手中接过“接力棒”,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下半身失去知觉,长期只能用瓶子接尿,解不出大便就得靠她掏。遇上拉肚子,还要马上换床单,清洗身子。”张玉祥说,看到丽辉那么小的年龄,就跟着受苦,有一次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丽辉跪在床前苦苦哀求:“爸爸,你在家就在。如果你死了,我和姐姐就没有亲人了。”张玉祥终于被感化,答应一定要坚强活下去。

  日复一日,张丽辉奔跑在课堂与父亲的病床之间,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邻居深受感动,不时送来鸡蛋、蔬菜等接济一下。

  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瘫痪父亲,她并没有感到不耐烦,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细心和体贴。如果煮了好吃的,吃饭时她就会往爸爸碗里不停地夹菜。一有空,她就陪着爸爸看电视、聊天,讲学校的新鲜事,经常讲些故事逗他开心。

  2014年5月,张丽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传播向上的动力和向善的信念。

  张丽辉清楚困难的时候那种渴望帮助的感觉,总会力所能及地给需要帮助的人伸把手。她常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校园里开展救助困难师生以及为灾区献爱心活动,张丽辉积极捐出好心人给她的一些零花钱。爱心人士送的水果、牛奶等食品,她拿出部分送给敬老院李婆婆、龙爷爷等孤寡老人。

  虽然压力很大,但张丽辉没有被困难压垮,总是面带微笑。她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2015年6月,她考入营山中学。

  鉴于她家的实际情况,营山中学和县教育局免除了张丽辉的全部学杂费,并表示每年为她发放2000元助学金。县文明办、民政局、房管局等单位也积极提供帮助,共青团营山县委指派专人联系,从思想、生活、学习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爸爸给了我生命,照顾他不管有多累,我也不会觉得苦。”张丽辉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考上理想的医学院校深造,带着父亲一边求学,一边照顾他,将来当一名医生,为患者解除痛苦。

  2014年2月,张丽辉被评为“四川省孝心美德少年”;2015年又被授予“最美营山人”“营山县第一届孝老敬老爱老‘十大孝星’”荣誉称号。

  “张丽辉同学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瘫痪父亲的事迹感人至深。她那种敬孝老人、心系他人的传统美德,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值得弘扬光大,是一名向上向善的青年楷模。”共青团营山县委书记刘忠介绍说,团县委发出了向优秀青年张丽辉学习的倡议。

(来源:新华社)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