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南角楼辟为历史文化图书馆 免费向公众开放

2016年01月07日08:5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北京东南角楼辟为历史文化图书馆 免费向公众开放

复建后的东南角楼揭开面纱。(东城区文化委供图)

  护城河岸边,消失近百年的外城东南角楼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昨天,记者从东城区“两会”上获悉,东南角楼经过两年时间修复,目前已完成复建,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景观。今年东南角楼将用于公益,建成具有老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走在东南二环护城河畔,离老远就能看到修葺好的东南角楼。“角楼东侧、南侧分别有两排六个箭窗,共计12个。角楼雕梁画栋,做工精美,与左安门内路东侧的明城墙遗存左安门值班房相映成趣。”东城区文化委主任李承刚介绍说,东南角楼上下共有两层,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左右,使用面积800平方米左右。东南角楼在复建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老照片和珍贵史料,按照原比例复建,争取最大程度上还原旧时外城东南角楼风貌。

  关于东南角楼复建完成后的用途,李承刚告诉记者,“将建成一处有老北京特色和味道的公益图书馆,汇聚各类和老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成为一处了解、体验老北京风俗、历史文化的窗口。”

  图书馆会根据百姓的需求和喜好,引进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实现“订阅式”阅读。“只要在历史文化的范畴之内,百姓有需求,同时书籍也有购买的资源和渠道,我们就会尽力满足百姓的阅读需求,保障大伙儿想看的书都能在这里看到。”李承刚说。

  图书馆建成后,一层将用于读书,二层将开办各类文化展览和讲座,还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成为集文化、阅读、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据介绍,东南角楼位于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河道岸坡,这次东南角楼复建完成后,与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永定门城楼环绕天坛,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景观。

  记者了解到,在文物修缮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上,东城在今年还将陆续完成朝内大街81号、新革路20号、宣仁庙等文物修缮,完成玉河南区河道景观恢复整治,推动东堂子4号、6号和清华寺二期腾退修缮,实现陈独秀旧居对外开放。

  此外,为了促进东城文化资源向居民开放,东城区还将在今年成立东城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涵盖东城区所有共135个可以用于对外开放的文化单位,联系东城区180名文艺工作者,将这些文化单位的资源向百姓开放。让普通居民有机会走进各类文化文艺殿堂,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服务社区居民,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乔斐)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