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两孩审批关键在基层

2016年01月07日02:14  来源:京华时报
 

  如今中央明确表示生育两孩无需审批,对符合政策的夫妻是利好,想生就生,完全可以绕过职能部门。对于地方行政部门,或具体到计生部门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转型的机会。

  根据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这是在“准生证”制度实施多年后,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大变革。

  生育两孩无需审批,是对民众多年吁求的积极回应,因此得到坊间诸多正面反馈。可是,如果就此认为生两孩已一路畅通,恐怕有些乐观早了。基于过往体验,中央政策落地,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监督,甚至还需要民众推动。

  两年多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舆论也是一片支持之声,那些符合条件的夫妻更是欢喜,但是当他们打算再生育时却遭遇一系列障碍。比如,有些基层计生部门强硬表示,我们还没收到国家正式文件,等文件到了才能落实。乍看起来,收到文件才能落实有道理,但不排除一些计生人员故意设障,不愿意落实政策,甚至能拖一天就拖一天。相关人员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权力变现的机会少了,不能收取社会抚养费了。二是,权力寻租的机会少了,不能“吃拿卡要”了。尽管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并不占多数,但只要有这种情况存在,民众就难免啧有烦言。

  毋庸讳言,再好的政策只有落实到位,才能真正便民。

  很多时候,中央政策是好经,但被念歪了,出问题在基层,落实的关键也在基层。诸如生育审批权的行使,也正是由地方行政职能部门来具体负责的。

  如今中央明确表示生育两孩无需审批,对符合政策的夫妻是利好,想生就生,完全可以绕过职能部门。对于地方行政部门,或具体到计生部门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转型的机会,即由管理转向服务。

  其实,无论单独二孩还是全面放开两孩,主要也是由地方行政职能部门落实的。落实质量如何,往往取决于基层职能部门的责任。提升服务意识,使中央政策贴地而行,使修改后的计生法更有生命力,计生部门责无旁贷。同时,如果计生部门在服务上下功夫,也能让民众感受到政策暖意,可谓一举多得。

  更应该看到,全面放开两孩政策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而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取消两孩生育审批,是中央兑现和保障公民生育权的大礼包,更是减轻抚养比压力的重要举措。这一新政的落地,关联到基层计生官员的转型,更关联到公众生育权能否切实得到保障。因此更需警惕,在基层生育服务的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阳奉阴违、明放实收、边放边收等怪现状,从而导致中央政策被异化和虚置。可见,若要政策顺利贴地而行,还需要辅以更细致的配套制度,尤其是责任机制。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责编:马葳(实习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