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露齿俩酒窝,更显佛像“萌”态
本报1月5日讯(记者 郭斌)含笑,露齿,甚至还有两个酒窝,隐匿在世人目光未及之处1500多年后,来自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一尊超“萌”菩萨雕像在近日的一次影展中,首次向公众揭起神秘面纱。今日,记者在云冈石窟见到了这尊在世界佛教造像艺术领域内都极为罕见的超“萌”菩萨像。
元旦期间,云冈石窟研究院举办了“职工书画摄影雕塑作品展”。这次展览中,一幅特别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一张由研究院员工摄于云冈第8窟后室南壁明窗西侧壁的供养菩萨像,菩萨头戴日月宝冠,双手合掌,温婉的笑容堆满丰润的面庞,除了罕见地露出6颗牙齿外,脸颊上竟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
大同车友会会长史锴生最早在车友会的微信公众号披露了这一信息,经传播,这尊超“萌”菩萨像被网友形容为“一笑,惊艳了全城”。
今日上午,记者赶至云冈石窟景区,在第8窟后室南壁见到了超“萌”菩萨真身。这尊供养菩萨像离地大约8米,雕像本身高约2米,身姿微转,帔帛搭腕飘垂。右脚稍踮,立于束帛座上,长裙轻薄,恍然可以看到肌体的起伏,映衬出女性特有的曼妙,含笑露齿,表现出极其温和的表情。“因为这尊雕像体量本身不小,距离地面又有一定高度,所以这种露齿含笑甚至露出酒窝的形象,游客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到。”云冈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华向记者介绍,“这尊雕像位于第8窟,于公元471年—494年间雕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张华表示,露齿菩萨像在世界佛教造像艺术领域内极为罕见。这尊供养菩萨的形象,之前在一些学术资料中可见,这次研究院员工作品展是它第一次真正在公众面前亮相。
云冈石窟第8窟的雕像风格中,在中华传统艺术基础上大量融进西方佛教艺术因素,因此这尊供养菩萨像帔帛绕臂、袅袅飘落体侧,表现出一位温柔善良、雍容华贵的古印度贵妇形象。“似以尘世中的形象来表现佛教中的菩萨,这样便减少了菩萨那种超凡脱俗的形象特点,充满了人间的气息。”张华说,在这一背景下,当年雕像设计者赋予这尊雕像一张露齿笑脸的初衷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表露出菩萨在聆听佛祖讲法后内在的愉悦,这种愉悦,用粲然一笑大胆表现出来,更彰显洁净无言,天性烂漫!”
无独有偶。在大同市华严寺辽代薄伽教藏殿内,也有一尊被史学家郑振铎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合掌露齿菩萨。张华介绍,两相比较,云冈菩萨更显敦厚、质朴,而华严寺菩萨则更富丽、华贵。“虽然华严寺的露齿菩萨像比云冈石窟的晚了近600年,但在漫长的时空相隔中,她们遥相呼应,一起打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笑不露齿’的观念,这一抹破咒神笑,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乐观追求和向往。”张华说。
(来源:山西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