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同学会哪能致青春
张凡
近日,一段同学聚会的视频热传于网络。在这段两分多钟的视频中,“土豪男”向空中撒钱8次,现场同学四处找寻散落的现金。喧闹的音乐,纷飞的纸币,“竞折腰”的昔日同学,这样“致青春”让人五味杂陈。
人们常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同学聚会恰是对这种情感的寄托。只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这同学会似乎有点儿变味儿,也让很多人成了“恐聚族”。昔日同窗齐聚一堂,过得好的一定要让别人知道自己过得好,过得不好的也硬要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好,一番攀比之下,自然是有人意气风发,有人黯然神伤。有人吐槽,同学聚会“三部曲”就是吹牛、喝酒、唱歌,如此这般,可真是再见既能“红着眼”,又能“红着脸”了。
其实,如今同学聚会遭受的质疑不止“炫富”“攀比”一条。有人把同学会当成“交际场”,穿梭其间,拉关系攀交情,希望借此拓展人脉、积累资源;有人把同学会当成了“推销会”,只为做生意推销产品,眼中没有同学情谊只有潜在客户;更有一些学校把举办同学会搞成“展销会”,将人按照三六九等分门别类,各种嘉宾讲话领导致辞,形式大于内容。如此种种,无疑背离了同学会的初衷。
同学会要回归纯粹,这既是对同学之间纯挚感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过往岁月的珍惜。提起同学会,勾起的应该是温暖、美好的情愫。大家一起回忆美好青葱的岁月,捡拾记忆里温暖的旧日时光,重温昔日单纯的同窗情谊,这才是同学会所承载的意义。初心与梦想,诗与远方,才是同学会永远的主题。同学情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其“纯真”,与身份无关,与金钱无关。给同学会附着太多功利色彩,或是将其变成炫耀场所,伤害的终将是同学之情,而这也与中国人“富而能仁”“富而有义”的道德要求不尽相符。
纯粹的同学会应该是什么样子?曾有人这样描述:把中学老师请到曾经上课的教室里,为大家重上一节课,然后和老师们一起做联欢游戏,所有人都穿着统一定做的白T恤,没人炫富,没人攀比。阳光正好,洒在你我脸上,你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李雷,我还是那个爱写日记爱吃零食的韩梅梅,如此相聚,岂不更好?
(来源:北京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