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史上,“十二五”是市场形势极为复杂的时期。家电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消费透支、房市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尽管如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家电工业抓住消费升级的契机,向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消费升级要潜力,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回顾“十二五”时期我国家电工业,有几个显著特征: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尽管市场增长趋缓,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家电工业经济效益增幅大大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创新投入达到空前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行业创新氛围正在形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技术创新为家电产品结构升级发展带来动力,变频、大容量、智能等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迅猛增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超千亿元、单品类产品销量超1000万台的企业阵容进一步扩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实现突破。家电产品能效水平持续提高,行业整体节能环保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大国与出口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中国家电工业的国际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资源整合,自主品牌出口规模增长。此外,制造升级与销售渠道变革加快。
“十二五”期间转型升级的成绩,为我国成为世界家电强国奠定了基础。眼下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布局的关键时刻,我们正在制定的《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确立了争取到2020年进入全球家电强国行列的总目标。
“十三五”时期,家电业发展环境和支撑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仍然难以完全走出危机阴影,贸易增长缓慢。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消费结构升级的“革命”,进入到消费多元化、个性化时代,消费侧的升级、变化要求供给侧必须改革。这些都对家电行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让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突出。
要实现家电强国目标,家电行业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加快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全面创新,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从深化供给侧改革中获取新的动力,开拓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望“十三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过渡到更高层次,蕴含巨大的消费升级潜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促进家电制造向智能升级;国外家电产业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有利于中国家电企业实现全球化拓展。这些因素将给中国家电工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尽管仍面临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持续加快转型升级,就一定能够实现家电强国的目标。(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 姜 风)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