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创业学位”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

2016年01月06日04:4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天津大学:“创业学位”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天津大学将有20名大二学生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攻读该校管理与经济学部宣怀学院首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方向辅修学位。

  从理论到实战的全方位“创业”训练

  根据教学进程安排,选择辅修“创新创业”学位的同学将接受五大模块的学习和训练:经济管理类基础知识、创业类基础知识、软技能、创业实践模块、知识整合模块。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王媛是课程的设计者之一。她介绍,每个模块下都安排了若干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产品创新管理、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新等。“素质拓展”和“创业类大赛”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

  王媛说,辅修学位的课程强调实践和素质提升,比如素质拓展课程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义工课程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风险识别与投资”及“创业形势与实务”这两门课程则是专门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创设的。

  个性化培养从申请选拔环节开始

  筹划“创新创业”辅修学位之初,该校设定了60人的规模。然而到报名截止,只有27名同学申请。负责宣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张琳老师并未感到意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要求非常高,20到30人的规模刚刚好。”

  “个性化”的培养从申请报名和选拔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和其他的辅修学位课程只需要一张申请表不同,“创新创业”辅修学位要求申请者首先提交厚厚一沓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信息、相关经历、兴趣爱好、自我陈述、推荐信等。接下来这些申请者还要通过初步筛选、面试、素质拓展三次考核。“选拔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更注重学生的抗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和自身创业潜质。”张琳说。

  申请辅修“创新创业”学位的多是正在创业或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的大学生。就读工业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徐昊扬一年前就参加了一个创业类学生社团,目前正在做一个帮扶奶牛养殖户利用牛粪的创业项目。“我眼下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那些奶牛养殖户采用我们的方案。”法学院学生胡晓芳因为对创业特别感兴趣,所以申请了这个辅修学位的课程。在27名申请者中,像徐昊扬和胡晓芳这样的申请者占了绝大多数。然而,“创业光有兴趣还远远不够。这些同学是否具有创业潜质,还需要经过考核组的严格考核。”张琳认为,严格的选拔程序正是为了对学生负责。

  不收学费还有创业体验基金

  让这些申请者动心的是,辅修“创新创业”学位不仅免费,借助宣怀学院的“千导计划”和33亿元创业基金池,有创业项目的同学还有望获得专家全程创业指导和资金帮扶。2015年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成立时,学院的合作方中科招商集团制定了一个“千导计划”——在全球聘请1000名创新创业导师,可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从科技成果专利保护、成果转化、创业心理疏导、创业咨询到创业资金支持的“一条龙服务”。除此之外,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40余位创业导师,也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而宣怀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创设了15个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基金,基金总额高达33亿元。真金白银的支持将让大学生创业不再为“钱”发愁。

  对于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认为,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本报记者 陈建强本报通讯员 刘晓艳)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