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5日讯(记者佘惠敏)国防科工局和中国科学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3个月公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昨日正式批准了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区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即广寒宫、紫微、天市、太微,至此中国和其他国家申请并批准的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
其中,“广寒宫”是嫦娥三号月球着陆点周边东西宽51.4米,南北长77米区域,包括玉兔号月球车巡视路线及其东侧重要地貌。“紫微”、“天市”、“太微”是紧邻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三个较大的撞击坑。三个撞击坑命名取材于中国古代天文星图“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星官名中的“三垣”。
此次命名过程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地名命名委员会表示,考虑到中国月球探测的巨大成就和未来空间探测计划,在月球命名方面充分听取中国科学家意见非常重要,故在该委员会8名委员基础上,邀请1名中国科学家加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于2015年12月17日获得批准,成为在该委员会任职的中国科学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