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衍军,男,1968年3月12日出生,土家族,湖南省慈利县人。20年来一直从事井下采煤工作,从人工开采发展到现代化机械化开采,先后在山西银源煤化公司、山西省灵石天晨煤化公司、灵石晋交煤矿、灵石县彭张煤矿、山西省灵石县黄背沟煤矿、山西省灵石县瓷窑沟煤矿、山西省灵石县尹家庄煤矿、山西省临汾市尧都煤矿、山西灵石宝华煤业有限公司、汾西矿业集团中盛煤业分公司、旦旦岭煤矿等单位进行开采工程。2009年成立温州二井公司灵石分公司,并竞标承接山西省灵石县鑫源煤业公司露天开采第一标段工程。
多年来带领万余名工人为山西煤炭事业作出了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受到一致好评,2008年出席了全国道德模范大会、劳动模范大会、改革开放30年大会,多次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接见,2009年被“中国世纪大采风”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到过湖南张家界的人,都会被她那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独特地貌所吸引。在张家界,你能看多少风景,全凭你走了多远。那些像画一样的风景,让你行走在其中也会忘了劳累的。山多,山路险,有雾的天气,看有些风景会觉得更美。
张家界不仅风景美丽、地灵人杰,而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后,这里先后涌现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其中不少是和开矿打交道的,单衍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业精于勤。单衍军是一个数十年来持续从事矿山开采工作的人,哪里有矿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身强体健、思维敏捷的单衍军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子弟,由于勤于精打细算,很快积累起一笔财富。“消息灵通”的他于是决定外出闯荡,打拼一番事业。而后,他在同乡的引领下,投身到适于用大型机械施工、建矿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且生产相对安全的露天采矿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功。
单衍军从家乡的矿山干起,后来外出发展,带领开采团队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除了与生俱来的开矿天赋外,无疑还具备勤劳吃苦的实干精神。开矿是个苦差事,创业至今,他从原始的人工开采发展到现代化机械化开采,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现在:先后在山西银源煤化公司、山西省灵石天晨煤化公司、灵石晋交煤矿、灵石县彭张煤矿、山西省灵石县黄背沟煤矿、山西省灵石县瓷窑沟煤矿、山西省灵石县尹家庄煤矿、山西省临汾市尧都煤矿、山西灵石宝华煤业有限公司、汾西矿业集团中盛煤业分公司、旦旦岭煤矿等从事开采工程;2009年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立温州二井公司灵石分公司,竞标承接山西省灵石县鑫源煤业公司露天开采第一标段工程和第十三标段的露天煤炭开采工程,前期出资约1.789亿元进行工程生产,共完成开采面积1700亩,土石方产量约13000万立方米,产煤约600万吨。
单衍军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而是凭着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自己的手创造出良好的企业环境,实实在在地成就了今天公司的规模。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成立以来,单衍军遵循“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恪守诚信、共赢、开创为经营理念,带领万余名工人为山西煤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曾先后应邀出席了全国道德模范大会、劳动模范大会、改革开放30年大会等大型表彰活动,多次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接见,2009年被“中国世纪大采风”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
走进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的矿区,你会发现一番只能用“热火朝天”来形容的景象:在100多米高的山峰露天采矿场,钻机、空压机发出“隆隆隆”震耳的轰鸣;多台挖掘机正伸展巨大的手臂,挖掘着矿石;大型装载机,依次装满数十辆载重卡车,将矿石源源不断地送到选矿场。身临此境,你一定以为这是某国营大型厂矿或中外合资企业,殊不知它的老板竟是一位最普通的民营企业家。单衍军告诉笔者,他带领温州第二井巷公司灵石分公司(财务由单衍军独立核算)经竞标承包的山西灵石县鑫源煤业公司的第一标段和第十三标段的露天煤炭开采工程,其公司项目部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单衍军开矿的原则是:“先做人,树诚信,大胆使用高科技人才,为煤矿业主多产煤、产好煤、抓质量、保安全、多创社会价值。”“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是公司员工坚守的基本信条,也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及实施战术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用单衍军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成功秘诀其实很简单:以顾客为中心;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单衍军告诉笔者,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你怎样对待员工,员工也会怎样对你。深切关爱员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让大家感觉到这里如家一般的温暖,这是一股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企业家必须具有对下属和员工的感恩心理,真心地感激自己的下属和员工: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把下属和员工维系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多年来,单衍军十分注重员工的素质培养,对于每一位新加入的员工,他都会亲自交谈,之后让人力资源部门为他们安排最适当的工作。他着眼未来,建立了一整套人才激励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好的劳动条件和生产安全;同时鼓励广大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下情上达,让员工能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并且为员工提供周到的生活照顾。他还充分利用当地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技师学院等教育资源,为员工提供培训,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省、市、县各级领导曾多次到公司视察,对公司的组织管理、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事故源自隐患,隐患就是风险。抓安全生产,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有效防范、化解、管控风险。单衍军认为,安全生产是公司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全体动员”的方针,不断提高所有员工的思想认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进行。他组织员工定期学习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制度,并成立了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各部门还专门设立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上报安全事项,负责对突发火情的紧急处理。公司更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每天操作前,对岗位或者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进行操作。其内容包括: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所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作业场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靠;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等。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公司每年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厨房、集体宿舍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
饮水思源,致富后的单衍军没有忘记成功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取得的。通过多年的打拼,单衍军深刻体会到,初创时期搞经营很简单,仅仅限于自身的致富。而具备一定的实力后,自己深感发展企业不仅仅在于逐利,而且还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惠及更多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单衍军虽然在外开矿,但时刻不忘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常常向处在困厄中的人们伸出援手,表现出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每逢自然灾害发生,他立即慷慨捐助;他还多次支持贫困学子完成学业,7年来共资助10多名农村孩子完成高中学业,4名孩子还完成了大学学业。
近来,关于“当前煤炭经济低位徘徊”、“短期难以改变”、“价格近期回升乏力,企业困难加剧”的报道不绝于耳。于是很多采矿企业纷纷推出“多元化”,进行多种经营或投资。针对不少企业搞多元化的做法,单衍军仍然坚持单一经营策略,放弃“大而全”,而是集中精力,追求“专而强”的企业发展方式。他认为,特长、专长是持久竞争力的基本,如果不坚持、不专注,精力和资源就会分散,不仅可能被不熟悉的领域吞噬,熟悉的也可能被自己放弃掉;所有卓越的企业无一不是“有所不为”最终才“有所为”。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要专攻什么,放弃什么,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而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秘诀在于创新和服务上。“现在我们这一行的经营环境的确有所变化,同行的压力都很大。但是我认为,越是逆境越是机会,在逆境中更要维系好客户的服务,坚持依靠科技创新,让客户在这个时候感觉到咱们的实力,生意依然是可以做大做强的。我们这一行能不能积极、主动、科学地整合劣质资源和高成本产能,是能不能继续发展的根本。企业家要有勇气、胆魄、智慧、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绿色、低碳、智能的能源发展方去发展,同时把矿山复绿工作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配合政府构建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长效机制,我们这一行还是大有可为的。”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