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 多层共治——广东大埔县长新村扶贫开发见闻

2016年01月04日09:21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产业造血 多层共治——广东大埔县长新村扶贫开发见闻

  新华社广州1月4日电(周强、杨召蒙)烟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小洋楼骑山腰而居,水泥公路蜿蜒盘旋,白色的自来水管穿梭在山间。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长新村,广东新一轮“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战在这里展开。

  梅州市大埔县地处粤东山区,全县76个贫困村、7406户贫困户,基础设施落后成了影响当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长新村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长新村的对口扶贫单位,广东省质监局开启了三年扶贫开发规划,前后投入1600万元。5.3公里的村道,31公里的自来水管道,1318米的水渠,965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村里基础设施从无到有。

  “以前看天出门,现在随时都可以,路通了什么都不怕了。”长新村村民徐德泉说。

  坚持精准扶贫,更要精准脱贫。扶持当地产业发展成为长新村扶贫干部的选择。经过前期调研,开发蜜柚、特色旅游等优势产业,优选潜力贫困户带头发展养殖产业等成为扶贫方向。

  在长新村村委会门口,“双到”扶贫榜宽大醒目,扶贫开发计划、目标、帮扶项目及照片、进展程度、贫困户的姓名、帮扶责任人等都公布在上面。

  作为白玉蜗牛的养殖示范带头人,徐锦河告诉记者,扶贫干部投入了20多万元帮他建立起3个养殖棚,并牵线蜗牛龙头养殖公司,由该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蜗牛销售。

  “2015年我养殖蜗牛已有约两万元的纯收入。”他说,目前已有13户村民准备养殖白玉蜗牛,“手里有钱、心有底气,未来才有盼头。”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构建“一核三元多层共治”的村民自治新机制为该村的脱贫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核”即村党组织,含村党总支等各类组织和工作领导核心;“三元”即协商议事会、村委会、村监会。“多层共治”,即行政村、自然村、农户积极参与日常治理。自治则是通过老党员,有威望、热心的村民建立“村公共管理协会”,辅助村领导班子建设村庄,搭建村民自我管理的平台。

  大埔县湖寮镇委员会书记何政文说,“一核三元多层共治”激活了村民参与民主决策与管理的动力与热情,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讨论群众最关心的事,让村民为自己的事出谋划策,村民自然热情就高,也避免了拍脑袋决定。”何政文说,“现在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纠纷少了,民风民气也更和谐了。”

(来源:新华社)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