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达1.9万公里 世界第一

2015年12月31日07:41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30日,随着海南环岛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署,2015年,铁路总公司充分认识加快铁路建设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中西部铁路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铁路建设,全面完成了“两个8000以上”的目标。

  统计显示,今年铁路建设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实现圆满收官。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投产新线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

  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铁路投资保持强劲势头,新开工项目顺利实施。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年铁路建设所需资金全部得到落实,实现61个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新线投产里程大幅增加。铁路部门均衡安排新线投产,扎实做好工程收尾、初步验收、联调联试、静动态验收、安全评估、运营准备等工作。合肥至福州、哈尔滨至齐齐哈尔、沈阳至丹东、吉林至图们至珲春、丹东至大连、成都至重庆、天津至保定、海南环岛等高铁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线投产9000公里以上。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中国那么大,带你到处去看看

  1.9万公里高铁,比其他国家高铁里程总和还多不少,位居世界第一,意味着人们坐上高铁,几乎可以游遍全国。

  就在12月26日,中国铁路版图“日行千里”,一天之内,成渝客运专线、兰渝铁路重庆至广元段、金华至温州铁路、赣州至龙岩铁路同时开通,西南、华南和华东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人们感叹,这几年高铁发展实在太快。2008年,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铁——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此后“一发而不可收”,七八年功夫,从平原到水乡,从沙漠到海岛,高铁如条条银色丝带,串起座座城市。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统计,截至去年,高铁列车已经累计发送旅客31.6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重由4.8%增长到约38.5%。到明年1月10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占比超过六成。

  异地就业择偶,那都不叫事儿

  高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工具,它已经或正在改变人们的居住、旅游、养老、择业甚至择偶的观念。“高铁开通,光‘异地恋’就解决了多少!”网友如此感叹。

  像京沪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山只需18分钟。在上海上班、昆山安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昆山市成了上海的“后花园”,感觉就像大上海的一个社区。

  高铁还促进了社会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速度缩短了空间距离,也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的职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3年,德州市就引进硕士博士2000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300余人,充实了宝贵的“智力资本”。

  “1.9万公里高铁,意味着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包括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说。

  促转型降成本,高铁也是蛮拼的

  “高铁的快速发展,还意味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黄欣说。

  他举例说,高铁每亿元的投资,平均消耗0.333万吨钢材、2万吨水泥、3.11万吨沙土、5.16万立方米石头以及0.085亿元设备,人工方面则消耗22.86万工时。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1:10比例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高铁拉动冶金、机械、建筑、精密仪器等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铁还促进我国基础设施施工水平实现了飞跃。对于海南环岛高铁来说,砂层、软土、高温、台风都是巨大的考验。

  “随着高速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持续增强,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有效降低,为改善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欣说。(记者 樊曦)

(责编:马葳(实习生)、盛卉)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