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本都是亏损的,少的亏几百万,多的每年亏几千万”——广州某高尔夫球场老板向记者诉苦。据记者调查,在中央对高尔夫行业进行严格调控后,广东、海南等地高尔夫球场经营惨淡,一些球场每年亏损2000万元。有高尔夫球场老板称,客源锐减六成,有八成球场处于亏损状态。
不只广东、海南,放眼全国,高尔夫球场经营惨淡早已成为一种“现象”。而普遍的高尔夫球场窘境,显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有媒体指出,高尔夫球场经营惨淡,中央政策的调控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当别墅等高端住宅销售不再景气,依靠高端住宅而生的高尔夫球场自然会同步遇冷。
正因为如此,我不赞成报道中“高尔夫球场普遍遇冷”的说法。严格来讲,不是高尔夫球场遇冷,而是此前那种畸形的高尔夫球场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和现实兼容。当来自顶层的反腐雷霆而行,不仅以高尔夫运动为纽带的隐性腐败难以生存,那种屡屡突破禁令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冲动,也必然处处受阻。
更进一步说,所谓“高尔夫球场普遍遇冷”,本质上是高尔夫经营被逐渐剥掉其他不正常驱动的过程。追根溯源,高尔夫球是一种运动,它可以是小众运动,但不应该成为某种“贵族运动”“腐败运动”,甚至是房地产不正常发展的“带动运动”。此前看似高歌猛进的高尔夫球场建设,正与此种运动本质和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恰缘于此,直面高尔夫球场的大面积经营惨淡,无论是地方管理者,还是球场经营者,都不必将其视为某种“市场颓废”,而更应将其视为一个让高尔夫球运动“正常发展”的契机。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只和运动有关的高尔夫球场。不必梦想重回那种高尔夫球运动狂热的年代,当务之急是转变思路,去打造一个为回归本质的高尔夫运动。为此,地方管理者要严格审核高尔夫球场的“进入者”,不再为了政绩需求而对违规建设熟视无睹,而对于现有高尔夫球场,不妨重盘盘点,对原本就是违规建设的,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说到底,我们需要一个真正尊重常识和市场的高尔夫球。 □王聃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