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紧绷消费者及客户权益保护这根弦

2015年12月28日07:35  
 
原标题: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紧绷消费者及客户权益保护这根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部署,对提升金融消费信心、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客户的需求和信任是银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了消费者的信心,就是稳定了银行生存发展之基。必须深刻认识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近年来,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农业银行在服务客户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积极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与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发展战略的融合。健全了与维护消费者权益相适应的工作组织架构。修改完善了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强化“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在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重点工作,凸显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体系。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办法》,搭建形成了“总纲+专项制度集群”的整体制度框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总行对一级分行的考核体系,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内部考评、审计及其他相关内部管理。

  三是建立全流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在售前环节,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金融服务收费的各项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原则和定价策略。在售中环节,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主动践行告知义务,加强金融消费者适当性评估工作,确保“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在售后环节,开展在线监控、影像抽查与现场检查,开展产品和服务后评价,健全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

  四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针对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不足问题,研发推广金穗惠农卡、金穗惠农通、金穗扶贫惠农贷等特色产品,采用便利店、客户经理流动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努力使“三农”客户获得必要、及时的基本金融服务。

  五是建立健全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持续多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消费者的全行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知识、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当前,银行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变化趋势,便捷、高效的体验诉求更为强烈,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普遍提高,对消费者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农业银行将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紧绷消费者及客户权益保护这根弦。

  要以法治思维统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农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制度实施、加强制约监督和形成有力保障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和推进。

  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把“以客户为中心”落在实处,在服务态度、服务范围、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大力气,让所有消费者特别是农民、残障人士、老年人、低收入人群等特殊消费者群体享受到高效、优质的银行服务。

  要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健全事前协调和管控机制,使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各个业务环节。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强化投诉处理责任落实,积极运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负面舆情监测和信息互动机制,有效化解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普遍投诉或反映的问题,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士余)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