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嫁接摇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15年12月28日05:3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华阴老腔嫁接摇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夜之间,因为流行歌手谭维维的一曲《给你一点颜色》,“中国最早的摇滚”华阴老腔获得大众的认知,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摇滚第一次接上了黄土地传统艺术的泥土气息。

  同样是在江苏卫视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全能星战》上,龚琳娜演唱了融合戏曲、秦腔风格的《但愿人长久》,当时有制作人评委批评这首歌“不够摇滚”,最终龚琳娜排名垫底。什么样的摇滚称得上足够摇滚?其实这几位中国音乐人对于摇滚精神、摇滚范儿、摇滚性的理解,也都是以既定的西方摇滚作为度量衡。自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进入中国大陆音乐版图以来,对于中国摇滚音乐人来说,摇滚的“本真性”无疑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到底何为摇滚的本真性?有论者喜欢以摇滚的思想性作为尺度。在评价谭维维结合华阴老腔的这次演出时,有人批评这样的歌词过于浅露,认为其思想性过于浅白。在不少音乐人、音乐迷看来,摇滚内在的思想容量要大于外在的形式特征,譬如相对于思想容量,歌唱者的唱功是次要的问题。再譬如,也有人喜欢拿摇滚和其他流行音乐进行对比:摇滚是高于都市情歌的音乐类型。

  乔纳森·卡勒曾在《文学理论》这本书里提到所谓的“超保护合作原则”,譬如在许多读者、创作者的认知中,诗是比小说、散文更高一级的文类,也就是说,即便是二、三流的诗也比二、三流的其他文类更高级。在音乐领域,这样的“超保护合作原则”同样存在,譬如依然有许多人认为古典音乐就比流行音乐高级,摇滚乐、爵士就比流行情歌更高级。

  而在全球化时代,摇滚本真性的核心问题是何为中国摇滚的“中国性”。这样的努力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人从社会主义历史中汲取经验,有人从民间的资源里找源头,有人铺展东方主义的景观。谭维维曾在一次节目中表示,她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这样的逻辑来看,这次她把华阴老腔和摇滚相结合也是一脉相承。

  想起以前“脑浊”乐队接受一个采访,主唱说:“电吉他插上电,‘滋哇’一响,谁听你唱的啥弹的啥呀。”对于大部分本土观众们,这个“滋哇一响”就是摇滚了。那对于许多听过谭维维的《给你一点颜色》的观众来说,华阴老腔一出来就是中国摇滚了。把华阴老腔命名为“中国最早的摇滚”,本身即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在民族性还是世界性面前,中国传统艺术及其从艺者,应该学会面对生活现实,因为还有什么比“中国性”更宏大的叙事呢?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