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表示,要有序化解商品房库存,将制定实施1亿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同时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对此,有网民认为,要破除农民工进城买房的后顾之忧,必须越过数道坎,包括制约农民进城定居、造成城乡二元化的现行户籍、土地制度,与城市居民相比显失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农民工的收入增长问题等。
农民工市民化是关键
“当农民工真的成为一个城市平等的一员的时候,房子才是他真正的归宿和精神家园。”网民“光远看经济”表示,如果真的希望未来成为市民的农民工成为买房的主力人群,就必须在户籍制度、在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上着力改进,农民工只有在一个城市里有就业,子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够跟上,买房对他才有意义。
网民“石述思”认为,农民工要想安居,首先得就业。否则,他们宁愿到北京吸雾霾住工棚打拼,也不愿留在三四线城市待业。因此,三四线城市要想吸纳更多购房人群,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首先需要在这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地方实际,尽快培育出能聚拢人才、扩大就业的新兴产业。未来房价的升降首先由这个城市的产业决定,其次才是交通、环境、配套等。
有网民认为,多年来购房按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公积金等政策都与农民工无关,很不公平。但农民工进城购房,购买力是最大的软肋,为此有必要将公积金覆盖到农民工,并实行异地提取。此外,在购房补贴、办理房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推进农村产权改革
网民“陈兴杰”认为,农民不愿进城,这里面有农村改革停滞的因素。土地确权流转的改革缓慢,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行集约化大规模生产,迟迟没有推进。农村土地大多低效耕种,甚至处于半荒弃状态。这些资本在沉睡中被浪费了,它们没有变成现实财富。很多农民工既在城里买房,也常回农村简单耕作,这种生活方式显然不方便。让农民有进城动力,最好是解决产权问题,允许社会资本管理农地,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对于有志于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及耕地权益,要最大程度保护。只要坚持保障农民既有的农村资产权益,就能减少农民在城镇落户的后顾之忧,不至于担心落户之后耕地、宅基地收益没有了。”网民“银玉芝”认为,凡是有利于破除农民后顾之忧的政策都应该考虑。(记者 王玉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