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7日电(记者许雄)又到岁末,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大多渐入农闲期,辛勤一年的他们本应在此刻享受收获的喜悦,但每年总有部分农民因为农产品滞销而面临“丰产不丰收”的窘境,躲过了天灾却躲不过市场这把双刃剑。
今冬,记者走进山西省西部沿黄地区,看到的就是这样令人心酸的一幕:成群的农民蹲聚在村口,一起哀叹怎么“这么好”的枣就是没人要。到种满枣树的山上一看,更是触目惊心:有的树被采摘过,有的则几乎整棵树的枣掉下来烂在地里,因为摘下来也卖不掉。
本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的红枣,为什么现在却成了累赘?当地专业合作社人员认为是过去两年几乎绝收,销售渠道萎缩;当地政府则认为,还由于质量普通,更难以收复失去的市场。
农产品滞销带有各种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确实具有复杂性。不可能“快刀斩乱麻”,但政府是否就没有作为的空间?前段时间就有某市长带队到沿海地区卖苹果签下数十亿订单的新闻获得广大网友的点赞;有的地方则是主打“有机牌”,提升农产品品质。
面对市场经济的复杂性,政府不仅要“有作为”,更要“善作为”,全面掌握问题的症结,深入研究解决对策,及时预判市场波动,雷厉风行执行对策,都有可能让农民免于为农产品卖难犯愁。畅通销售信息、推广良种、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帮助农民提高管理能力减少市场断档等,这些都是考验基层政府新常态下工作能力的“大题”,怎样考个好成绩,需要好好学习。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