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多名专家的现场考察,传说中的张献忠沉银遗址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
据了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彭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日组织考古、历史、文物专家,考察“江口沉银遗址”现场和观摩文物后,召开“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和考古研讨会,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遗址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2005和2011年,当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
专家们认为,从目前出水的“江口沉银”实物来看,涉及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层面。“沉银”面目的揭开,有助于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侧面反映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出身苦寒,幼年随父贩枣,1630年(崇祯三年)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号称“八大王”。传说张献忠一路缴获各地官府和地主的大批金银财宝。据彭山县县志记载,1646年7月,张献忠率部队从成都沿岷江而下,船行至距彭山县江口镇时遭地方武装伏击,损失惨重。张献忠败退回成都,而他所率的船只多被烧毁,辎重银两多随船沉入江底。300多年来,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一直在正史、野史和民间流传。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