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12月24日电(记者刘鹏)日前,象征青海省全面解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竣工投运的水晶球启动,这标志着玉树、果洛网外9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150个工程项目全面完工,国内多个公司的电力建设者通过电网延伸和建设光伏电站等方式,彻底解决了全国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也为全国无电人口通电三年行动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5年8月1日,国家能源局在西宁召开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工作协调会,会议明确:“确保年底前为青海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据了解,最后3.98万无电人口,分布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班玛县、久治县,全部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这些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气候恶劣,环保标准严苛,工程建设面临项目集中、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等多重困难。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协调动员了5000余人的施工队伍,在雪山脚下,在草原深处,在广袤的无人区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承担此次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的还有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黄河公司等多个国内知名电力集团,在电网无法延伸的地区,他们对具备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地区采用建设独立光伏电站的方法解决通电问题,对居住比较分散的牧户、电网无法延伸的零星散户,发放户用光伏系统解决生活用电。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