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封丘打造相思之乡

2015年12月25日05: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河南封丘打造相思之乡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蒋肖斌)在中华文化里,讲述战国时韩凭与息氏夫妇美好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传说,一直流传,经久不衰。如今,这个传说得到了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姜生的证实。在他的汉墓考古研究成果中,他认为这就是中国相思文化起源。

  12月24日,由中国青年报社、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封丘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河南津思味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命果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相思文化起源考古发现暨河南封丘‘相思之乡’规划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姜生教授根据收集的出土汉墓画像资料,通过比较研究,证实了韩凭夫妇之间爱情故事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他认为该故事在汉代已经广泛流传,且深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崇,可视为汉代独特的文化现象。另外,从嘉祥武氏祠文管所收藏的南武山出土的东汉小石祠西壁、武氏祠左石室后壁小龛东壁画像石以及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和铜镜等金石资料中,均不同程度地证实了这项发现。除了已知现存完整记载韩凭夫妇故事的文献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以外,在《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也认为这段故事是中国最早的爱情传奇。另外,这段故事也被认为是“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民间传奇的源头。

  据封丘县县长王献臣介绍,封丘县的青陵台遗址、“息氏墓”、韩凭息氏祠堂等古迹目前保存完好。借助中国相思文化起源汉墓考古研究成果发现的契机,封丘县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相思文化产业。

  王献臣表示,封丘县已经作出相思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规划中的相思文化产业园,是一个以相思爱情文化为主线,以休闲农业开发、乡村经济发展为载体、以“互联网+”旅游为纽带的现代综合性园区。园区将从两个板块进行开发:一是青陵台景区,将青陵台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韩凭息氏墓、青陵台、相思树与连理枝、比翼鸟、桑间濮上等场景,进行修复和还原,使故事情节在这一区域得以完美体现;二是相思小镇,主要规划建设在封丘县留光镇农民创业园内,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封丘还将开发相思文化元素的衍生产品,包括有关青陵台的书刊,源于故事内涵的器物如相思扇、相思梳,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延伸产品,如红豆首饰、连理枝盆景等。

  本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代表出席,为封丘未来“相思文化”发展规划献计献策。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魏鹏举表示,创新才能提升文化附加值,要注重故事本身的“膜拜价值”,这样文化价值的凝聚力才会更强。在产业园区规划上,他建议充分借助互联网,引入众筹等模式,搭建一个孵化平台可能会更有意义。《雍正王朝》编剧、中国青年报文化地理版主编罗强烈对“韩凭息氏”故事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正是在那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才会产生这样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也是其最重要的价值。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