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邢飞龙12月23日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召开“巴黎归来谈气变”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如果能够完成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雾霾的污染将降低42%。
解振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实际上对解决雾霾有协同效应。“主要目标还是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现在的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今年年底是占12%,我们原来的目标是11.4%,到2020年要达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他说,“如果我们这些目标能够实现的话,实际上能使雾霾污染降低42%。”
当被问及气候大会的积极作用时,解振华表示,这次会议达成了《巴黎协定》(以下简称《协定》),这个《协定》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为了落实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化行动的全面、均衡、有效的法律文件。《协定》实际上对各个国家、对所有的缔约方都明确地提出了一些要求,明确了它和公约的关系,打破了一些国家希望抛弃公约“另起炉灶”、另搞一套的企图,既动员了所有的各方,又考虑了各国不同的国情。不同国家的诉求都能够在这个《协定》当中反映出来,使得大家都来采取行动。“《协定》明确了发达国家有义务,在2020年之前拿出每年1000亿美金支持发展中国家,2020年之后还要在1000亿美金的基础之上继续扩大支持规模。”解振华说。
在被问及《协定》对可再生能源问题的推动作用时,解振华表示,最近这十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水电增加了2.57倍,风电增加了90倍,光伏发电装机增加了将近400倍,整个总装机容量占全球24%。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整个可再生能源成本大体上降低了50%。
谈到核电问题时,解振华表示,核电的发展首先要确保安全,包括设备的安全、管理的安全、厂址的安全,国家现在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内地现在在选址,到底什么时候建、在何地建,还在进一步论证。但是,现在在沿海条件成熟的地方已经开始建设,而且这些核电技术也在更新,从二代、二代半到三代,现在都在更新。“核电的建设,就中国的国情来说还是要搞。”
“我相信,目前发展阶段出现的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只要我们按照现在政策、措施、路径,特别是加大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等措施,这些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解振华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