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党风廉政狠话不少为何愈演愈烈 唯有动辄得咎

2015年12月24日06:4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中纪委:党风廉政狠话不少为何愈演愈烈 唯有动辄得咎

  何为动,为何咎?

  有人卖官,卖到排队挂号;有人猎色,猎到悖逆人伦;有人索钱,索到搬不动、没处放;有人造宅,造到攀比金銮宝殿。总之,腐朽之风、恶俗之气,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深入骨髓,很难疗治。再不狠“咎”,队伍会烂下去。在此情势之下,动辄则咎,保持高压,实为矫枉的必须之举。

  有人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史上最严的党规党纪”。

  是不是“最严”,可以讨论;但从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中,或可感受其中的精神实质。

  “动辄得咎”原意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和处分”。常用作贬义,如“不要束缚手脚,动辄得咎”。从 “得”到“则”,一字之变,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境界立现!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阶段、新语境下,就具有了特殊含义。

  何为动,为何咎?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看,在廉洁自律方面,不规矩的动作实在太多。有的甚至“动”得胆大妄为,“动”得民怨滔滔,不强力制“动”,解决不了问题。有人卖官,卖到排队挂号;有人猎色,猎到悖逆人伦;有人索钱,索到搬不动、没处放;有人造宅,造到攀比金銮宝殿。总之,腐朽之风、恶俗之气,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深入骨髓,很难疗治。再不狠“咎”,队伍会烂下去。在此情势之下,动辄则咎,保持高压,实为矫枉的必须之举。

  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狠话放得不少,道理讲得很多;非但很难解决问题,反而愈演愈烈。何故?恐怕是既空且泛。党风廉政建设,一定要对人对事。违规之事,不因事细事小而不抓;违纪之人,不问官职不讲来头,一律查处。不面对具体的人和事,就好像“抽刀断水,挥剑斩云”。鉴于这些年有的地方纪律松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动辄则咎,严肃整饬,实为拨乱的必需之策。

  从领导干部品德修养角度看,懂得敬畏,知道轻重,未尝不是好事。周总理常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主席赠叶帅的一句古诗“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其实,越是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伟大人物,就越谨言慎行,谦冲自牧。他们懂得权力的风险和责任的危险。有些人自恃有本事、有来头,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全然不把纪律法律放在眼里,再不“咎”就惯出大病了。

  当然,动辄则咎不是捆住人的手脚,或者让人缩手缩脚。在工作上还是应该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敢试敢闯,不能把严格要求与开拓进取对立起来,不能把抓早抓小理解为求全责备,不能把探索中的失误看成是失职渎职。这方面同样需要注意。

  《易传》云,“素履往,无咎”,讲的是朴素坦白的态度行事就不会出错。哪些“动”应该支持、鼓励,哪些“动”必须小心甚至必须制止,这并不深奥。实质是,动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搞好工作,不需要有任何担心,走到哪里都坦坦荡荡;即使是有缺点甚至错误,也会得到理解和原谅。在这方面被冤枉的,不能说没有,但极少。比较多的是,用公事名义把私利包装起来,耍小聪明,搞小动作,以为这样就可以神鬼不知。其实,大错矣!了解一个人的动机,说难很难,说易很易。难,是在未作出动作之前;易,是只要动,再隐秘的想法也藏不住。

  概括说,“动辄则咎”的告诫,在当下给我们一个极重要启示,就是在廉洁自律问题上,应该格外警惕,格外谨慎,格外苛刻。所以,人还是应该走正道,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成功,绝不能信奉什么“厚黑”,干投机钻营、偷鸡摸狗的勾当。(米博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