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12月23日电(通讯员许甜甜记者张国圣)近日,重庆已进入真正的冬天,重庆市忠县汝溪镇长安村35岁的田中荃心里却格外暖和。常年在外务工的田中荃刚刚在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的孩子从此再也不用当“留守儿童”了。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中建三局重庆公司、重庆龙翰书画院等多家企业开展的重庆市第三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志愿行动,今年除了继续组织全国百名书画家捐献画作、动员爱心单位筹集善款购买毛线供爱心市民为山区留守儿童编织御寒物品外,还倡导爱心企业“捐出”了数千个就业岗位,让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在家乡陪伴孩子的成长。
18岁离家外出的田中荃,这些年和妻子都在深圳务工。他们的女儿出生在深圳,长大后送到忠县的爷爷奶奶身边读书。田中荃说,每次春节后离开,女儿都会哭好几天,这让他和妻子心里都特别难受。“这一次回来,还是女儿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们重庆的企业专门给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岗位,让我们快点回来试一试。”应聘成功的田中荃高兴地说,春节后让妻子也在重庆找份工作,到时就把女儿接到身边来。
据重庆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李劼介绍,筹集的部分善款还将用来给一些面临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父母购买火车票,让他们能够回家与孩子一起过年。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