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频频来袭的霾,是不是只能等风来?
在近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TALK科学—2015年度科技热点追问”活动上,中国气象局研究员朱定真认为,虽然在这个季节,雾霾的消散只能等风来。但“人努力”可以降低它的频次和毒性。
据朱定真介绍,在污染物正常排放的状况下,大气的扩散条件主要依靠垂直流动(对流)和水平运动(风)。但由于秋冬季热力条件不好,对流变弱,这个季节增加大气扩散条件“只有等风来”。
为什么最近霾的频次变多了?朱定真指出,这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关系。他解释说,“就如同水要从高处流向低处,如果落差减小,流速就会减弱。气候变暖造成南北温差减小,而风是靠气压差形成的,就导致极地冷空气不容易大举南下,静稳天气增加,形成雾和霾的天气频率增加。”
观测资料也证明了这个变化。据悉,从北京1981年到2013年的大风日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大风日在明显减少,风速也在减小。
另一方面,降水变少也与霾频次变多有关。数据显示,近50年来,全国降水日数减少了10%,导致对沉降物的刷洗作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雾霾的多发。
同时,现在生产生活造成温室气体增多,也加剧了霾的产生。
朱定真认为,应对雾霾,“人努力”依旧要胜于“天帮忙”。但霾的治理一方面需要有决心,需要讲科学;另一方面也“需要耐心”。
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曾指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治理大气污染是同根同源。”对此,朱定真深表赞同。
“温室气体在空中滞留时间最长可达一两百年,这意味着过去百年的排放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而现在的排放还会影响百年。所以,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就是要压住这种发展趋势,但要意识到,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趋势还会持续。”朱定真说,治霾的过程“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一致的”,治霾“也需要耐心”。
此外,对于近期采取的红色预警措施,朱定真认为这就是科学调度的重要体现。“红色预警并不是在浓度达到最高时才发布,而是在可能达到高浓度之前。通过人为的干预,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