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根源

2015年12月23日05: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自杀的根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缘由却是个谜。不到1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约有10%的自杀者从未被诊断出有任何心理问题。

  面对谜语,似乎人类总有一究到底的冲动。最近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专家约翰·曼恩通过使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技术,在有自杀倾向的人群中追踪一种叫血清素的信号分子后发现,自杀倾向严重者血清素水平的变化幅度比自杀倾向低的人高出很多。

  自杀是由某种特定大脑生物学反应所致?结论尚需科学试验进一步证明。不过,一次意外的实验却证明,自杀的倾向是可以被药物抑制的。

  近期由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精神病专家卡洛斯·萨拉特领导的团队通过为尝试过自杀的一组成员提供氯胺酮发现,这种偶尔用来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即便有些情况下对抑郁症的其他症状没有影响,却可以快速阻止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并将这一效果延续一周左右。

  自杀这般极端的情绪也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所有的疯狂现象都仅是生理反应作怪,单凭药物就可以解决?

  也许还得用一个老套的类比来说事。有人说“西医更治表,中医更注本”,就算自杀是一种可以被药物治疗的反常生物学反应,健康机体的养成还是得靠身体与灵魂的共振,这才是本。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