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填土堆滑坡之后

2015年12月23日05: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香港:填土堆滑坡之后

  数以吨计的泥巴从山顶倾泻而下。还没回过神来的居民,瞬间就被埋在了楼里。

  这是1976年的香港,九龙秀茂坪一处填土坡在大雨中坍塌,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

  那年头,在多山、多雨的香港,填土坡并不罕见。明显的隐患在大众眼前堆积了许多年,却还是等到8月25日,悲剧轰然而至。

  如今,这一天依旧常常被人提起。本周一,香港土力工程处前处长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的填土坡要求压实度达到95%以上——而这一切都是源自,“本港自1972年及1976年在秀茂坪发生严重山泥倾泻、导致80多人死亡的事故后,已经加强填土坡的修葺、技术要求以及监管。”

  如果说有什么比人的伤亡更令人叹息的话,那就是仅仅黑暗的一天,并不足以令港英政府吸取教训。

  1976年的这场灾难,距离“六一八雨灾”不过4年,而发生事故的地点,恰恰正是1972年6月18日已经发生过滑坡事故的秀茂坪——甚至是同一个填土坡。

  1972年,秀茂坪上还满是小木屋,那回,突如其来的山泥,盖住了70多间木屋,掩埋了71条生命。以至于这天被称为“香港历史上滑坡泥石流灾害最惨痛的一页”。

  然而,直到4年后,同一个填土堆再次坍塌,政府的重视,才姗姗来迟。

  由国际岩土工程领域专家组成的独立调查团队来到了秀茂坪。

  人们知道,问题就出在填土堆上。而专业人士的出现,把秀茂坪人工填土边坡的结构清晰呈现在大众眼前。专家发现,这堆填土的压实度颇低,其地面以下两米的深度内,压实度只有75%左右;当这样的土堆遭遇雨水渗透,边坡的稳定性就会受影响。

  1976年8月25日那场大雨,持续了15个小时。它在香港遭遇过的大雨中还排不上号,可是当排水不利和之前混乱的反复建设等问题与这场降雨撞到一起,秀茂坪松散的人工填土坡终至坍塌。

  灾难过后,根据专业人士给出的报告,填土堆被重新开挖,再以95%以上的标准压实;坡底的排水管经过改造,而坡面被覆盖上了砂浆与混凝土。

  被改变的不仅是秀茂坪。

  在专家的建议下,1977年,香港土力工程处正式成立,从此,香港的每一个土坡背后,都有他们的监测与维护。

  从此,香港开始规定,堆填肥料要压实泥沙,并在废料表面铺上加固物,稳定斜坡;即便在专门的填料库堆填泥土,其高度也严格限制了不准超过30米,并且坡度不能超过30度。

  事实上,现在香港的填料区距离民居已经很远了。

  当时间进入21世纪,香港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斜坡治理经验与安全系统。土力工程处的处理范围逐渐达到了远离民居的天然山坡——根据估计,香港约有2700个天然山坡有着潜在的滑坡危险,虽然远离居民区,但是靠近公路的填土坡,万一滑坡的时候正好路过一个人、一辆车,怎么办?

  这可能存在的一个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是政府需要去保护的。

  他们甚至将斜坡安全教育列入了学校的地理课程。

  如今,香港每年发生山泥倾泻事故约300起左右,比起秀茂坪填土坡滑坡的那个时代,这类事故的数量减少了75%。

  2014年全年,香港接获237宗山泥倾泻事故报告,没有任何人员伤亡——这个数据,是一个填土坡旁的两场惨剧,与无数专业人士的努力才换来的。

  但后人视之,恐怕免不了叹息:一次惨痛的灾难难道还不够吗?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果在灾难第一次生后,就能追本溯源地解决问题,那1976年秀茂坪滑坡中那18个无辜的死者,将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